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王淇著《从中立到结盟 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提要

已有 5993 次阅读 2010-10-10 07:24 |个人分类:美国书目提要(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抗战时期, 中立, 美国对华政策, 王淇, 结盟

王淇著《从中立到结盟  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提要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01010日发布

 

书名:       《从中立到结盟——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

主编:        王淇

系列:        抗日战争史丛书续编·外交系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印刷厂:       广西民族印刷厂

责任编辑:     郑纳新、江淳

封面设计:     林胜利、赵子宽

责任校对:    李敏俐

经销:         新华书店

出版日期:    199608月第一版

印刷日期:    19968月第一次印刷

字数          448000

页数          545

开本          32  850x1168

印张:         17.875

印数:         2000

价格:         23.00() 18()

ISBN:         7-5633-2244-2/K·075

 

    本书研究的重点,是1931--1945年间抗日战争时期美国从中立到结盟的对华政策,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分为7章。 本书的明显特点是第一,材料翔实,系统全面。本书避免了以往某些中国现代史研究者的通病,即不大重视对于关系国尤其是主要关系国原始外交档案的系统考查。《从中立到结盟》一书系统地研究了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等原始档案资料,并和中国国民政府及中国共产党的文选相对照。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未能有效利用和研究美国罗斯福图书馆档案所提供了大量原始资料。

 

    第二,结构严谨,观点务实。本书共分七章,从30年代初美国面临远东政策的抉择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遏制苏联,扶蒋反共政策,联成一片又各自独立成篇。在前面的序章中还系统概述了从《望厦条约》到本世纪20年代的美国对华政策。本书涉及这一时期美中关系中的几乎所有重大问题的评述,见解务实,不落俗套,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如在序章中,书中认为:“美国的最大利益在于争夺中国市场,而非占领殖民地”(9)在一个世纪前的1920世纪的这个跨世纪之交,美国逐步确立了对华的“门户开放”政策。清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面对的是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美国。189996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发表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声明,鼓吹维护列强在华既得势力范围,美国要求“利益均沾”。190073日在美国的第二次“门户开放”声明中,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在华利益,主张“保持中国的领土与行政完整”,反对列强独霸中国。

由于在东亚地区出现了另一个正在迅速崛起并妄图称霸东亚和独占中国的日本,虽然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申明,并非出于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友谊,但是在避免中国沦为殖民地境地时客观上发挥了制约作用。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从它的提出到具体化有一个过程,如《从中立到结盟》书中所说:“美国对华政策是在西奥多·罗斯福、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和伍德罗·威尔逊等总统任内发展和形成的。

 

    在东北面对俄国和日本的争夺,西奥多·罗斯福政府与俄国一起“均沾”了中国东北的经济利益,抛弃了“中国完整”,1905年他在朴茨茅斯调停日俄战争,造成日俄在中国东北牵制的均势局面,并有利于美国在东北的经济利益。而19081130日的罗脱高平协定和1909116日美国国务卿诺克斯关于满洲中立化的备忘录,表明美国的“门户开放”以牺牲中国主权为代价。在此期间,美国的门户却向中国紧闭。由于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连续不断的排华政策,并于1904年拒绝修改排华政策,直接触发了1905年的中国抵制美货运动,并促成了为改善西奥多.罗斯福的美国政府在中国人民心目中不良形象的“庚款兴学”。在谈到鼓吹新自由的威尔逊总统时,《从中立到结盟》一书指出了美国总统不支持孙中山而支持袁世凯的事实[12],但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深入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学者认为美国政界人士对于中国的深刻了解甚少是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

   

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日本的妥协时,面对1915年日本覆灭中国的“二十一条”,美国对日本的进逼作出了让步,1917118日蓝辛石井协定表明美国以承认日本在华部分地区的“特殊利益”换取日本信守“门户开放”政策和“机会均等”。 如书中说:“美国政府把主要的精力集中于欧洲,而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不得不对日本作一些让步和妥协”认为蓝井协定是:“美国政府以中国的利益和主权为代价,与日本政府进行的秘密政治交易”。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体现了美国的利益,重申“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政策,维持了远东地区的均势。但是中国的主权完整受到了损害,中美关系依然处于不平等状态。书中谈到“中国回到了受列强共同支配的屈辱地位”,并认为美国在会上就中国问题提出的四点原则是“门户开放政策老调重弹”。

 

    关于20年代美中关系,该书比较系统地说明了美国由操纵北洋军阀到支持蒋介石政权的过程,并得出结论说:2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在支持蒋介石,控制国民党政权方面,获得了成功。”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美关系史上美国由中立走向结盟继而介入中国内战的时期。这一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是从面临远东政策的抉择到由中立走向结盟,并取得太平洋战争的最终胜利,其后美国又面临国共之间的抉择。而对于中国来说,则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由失败走向胜利和振兴的转折的关键时刻,因而美中关系对于两国之间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从“九一八”事变和史汀生主义、从“一二八”事变到李顿调查团的活动、涉及麦棉贷款,白银政策和西安事变、从中国全面抗战到日本南进,美日谈判和太平洋战争爆发、从美中结盟,重庆军事会议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到,缅甸战役,美国对华经济和军事援助,《中美平等新约》的签订[23]及开罗会议、从蒋介石史迪威关系[24]到美国调停国共关系、从雅尔塔协定到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胜利。这一期间,美中两国关系始终围绕中国的抗日战争和美国的太平洋战争展开的。《从中立到结盟》一书集中论述这一时期的各个事件都体现了务实可信的治史态度。

 

    第三,注重国情,兼及“球情”。实事求是地把握好这一时期的中国国情和世界的“球情”的正确判断是能否正确评价美国对华政策的关键所在。毫无疑问当时远东和世界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是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扩张和反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扩张的矛盾,美日矛盾在主要方面是反对侵略扩张的美国和推行侵略扩张的日本的矛盾而不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狗咬狗的斗争。随着这一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美中两国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结盟。另一方面,美国1929-1933年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经济大危机,胡佛总统无所事事,丧失了机遇,使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之机,致力于新政, 大幅度地调整国内经济政策。同时为对付日益严重的国际法西斯主义的威胁,需要致力于克服国内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因而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中立”问题,往往成为美国外交政策中的重点。

 

    在这个敏感问题上,要求美国改变自本世纪以来的“中立”政策显然是不现实的,问题在于这个“中立”的实际内涵。从中国的国家利益来考虑,无疑期望美国在日本对华侵略问题上改变“中立”态度,积极支持中国抗日。但是在双边和多边的国际关系问题上,必须分析双边和多边的互动利益。从美国的国家利益来考虑,欧洲的安全,先欧后亚,避免两线作战,在本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初始终美国对外战略中优先考虑的问题。美国对华政策从“中立”到结盟的调整无疑是和这一总战略设想分不开的。如果我们在考查美国对华政策时一厢情愿地只考虑中国的国情,而不同时考查美国的国情和全世界的“球情”显然是不完整的。本书的可贵之处,正在于较好地处理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避免了研究中的某些误区。

 

    当然本书也存在某些尚待商榷和不足之处。如序章在论述早期中美关系时过分夸大了中国对美国贸易的重要性,称在美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的对外贸易中“主要得益于对华贸易”,实际上,整个说来美中贸易额在美国早期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有关美国对华文化政策书中论及颇少,在论述1943年美国对华关系时,书中忽略了对于罗斯福签署废除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排华法令的法案,而这一法案的签署,对于美中两国人民间的正常交往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目录

前言

序章

1.从《望厦条约》到“门户开放”

2.“金元外交”与秘密政治交易

3.由操纵北洋军阀转向支持国民党蒋介石

第一章 美国面临远东政策的抉择

1.“九一八”事变和史汀生主义

2.“一·二八”事变,美国介入中日交涉

3.围绕李顿调查团的活动

第二章 棉麦贷款、白银政策和对西安事变的态度

1.棉麦贷款和因援华而导致的风波

2.中美之问关于白银和币改问题的交涉

3.对西安事变的态度

4.西安事变后至“七七”事变前夕的对华政策

第三章 “中立”政策与“平行行动”

1.中日全面战争和美国对华、对日态度

2.《慕尼黑协定》对远东的影响

3.抗战初期美国的对华援助

4.美国对华政策的特殊篇章

第四章 援助中国抑制日本

1.日本锐意南进,美国改取较强硬步骤

2.美日谈判中的“中国问题”

3.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五章 与中国结盟

1.重庆军事会议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2.中、美、英第一次缅甸战役及其失败

3.美国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对中国的援助

4.空军援华和围绕陈纳德空战计划的争论

5.《中美平等新约》的签订

6.开罗会议的前前后后

第六章 对蒋史关系和国共关系的调整

1.正面战场.的危机和史迪威指挥权问题的提出

2.赫尔利对史蒋关系的调解及其失败

3.美国对国共关系的调解及其战略意图

第七章 遏制苏联扶蒋反共

1.《雅尔塔协定》与美国遏制苏联的战略

2.美国由调解国共关系转为扶蒋反共

3.美国对中苏谈判的干预

4.美蒋勾结抢夺抗战胜利果实

附录一 大事记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附照片23张系笔者翻拍自该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371636.html

上一篇:黄绍湘著《美国早期发展史(1492-1823)》提要
下一篇:学术交流网2002-2004年发布美国社会和经济论著评论专题索引(编号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