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jf306 学习,思考,体验,印证,创造,付出

博文

关于暴力的一点思考

已有 3602 次阅读 2010-9-22 12:17 |个人分类:我思我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蒋勋, 孤独六讲, 显性暴力, 隐性暴力

提到暴力一词,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武力野蛮,进而将其与色情、毒品等视为肮脏之物。可是有人对暴力做过进一步的思考吗?什么是暴力?暴力从何而来?

蒋勋先生在其散文集《孤独六讲》中对暴力做了一番理性的思考。蒋先生认为,暴力是人性中的一种张力,与生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暴力在部落时代隐含着人类生存最早的价值和高贵的情操,部落的领袖都是因为暴力而成为领袖,他可以双手撕裂一只山猪的四肢,可以徒手打败一只狮子或老虎,过程绝对都是血淋淋的,在血淋淋的画面中,还有部族对成功者和领袖的崇拜与欢呼。

可是,当我们进入这个文质彬彬、有法律有道德的时代后,潜藏的暴力本性到哪儿去了?它消失了吗?

蒋先生将暴力分为两种:一种是合法暴力,一种是非法暴力。当一个人持枪在街上扫射时,它是非法暴力的;但当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时,却是合法暴力的。本质都是伤人杀人,但却有不一样的定论。当然,类似这种行为的暴力性都是显而易见的,我更关注的是那些不明显的隐性暴力,那些披着一层外衣的暴力。

秦始皇为统一思想稳固政权而焚书坑儒,这算是暴力吗?红卫兵扛着反资产阶级的大旗而对知识分子百般凌辱,这算是暴力吗?也许那是特殊的年代,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历史因素。那么在我们这个物质文明空前发达、法律制度相对完善的社会里,隐性暴力还存在吗?

宝马碾童案发生后,社会上一片喧哗,潜藏的一丝仇富心理再次被挑起,多少网友对肇事者口诛笔伐,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可是对于案发细节,局外人了解多少、思考多少?这算是一种隐性暴力吗?假如那只是一部普通的小车,那情况又会如何?对于那些试图为司机辩论的人,我们有相应地报以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吗?发生这样的命案确实令人伤痛,有些情绪是合情合理,但既然依法而行,又怎能让情绪凌驾于法律之上呢?

科学网里关于“中医是否为伪科学”也是争论不休。反对中医者将中医贬得一无是处,视之为垃圾糟粕,非得将其赶尽杀绝;支持中医者则将中医视为国之瑰宝,纵横古今引经据典,以此证明中医的有效性。其实认识自然的方法途径并非只有一种,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走不同的道路自然会有不同的视野和感受,为何就不能求同存异呢?中医虽然历经几千年的检验,但并不代表其自身已是无所不能,自古以来也没有哪位名医敢宣传自己能包治百病;西医虽然具有众多学科支撑,又有实验依据,但也不代表其至高无上,至少在西方发达国家里,已经有一些科学家在反省西医的某些治疗模式和理念。奇怪的是,中医虽然认为西医有诸多弊端,但似乎没有对其大加批判排斥,反倒是西医对中医的讨伐犹如疾风骤雨般猛烈,试图以西医取代中医,统一成一种声音。这算是隐性暴力吗?

反观身边的日常琐事,是否也有隐性暴力的存在?记得当年本科毕业班级聚餐时,我们几个同学都想将班里的某个男生灌倒。我们明知此人不胜酒力,但正是如此更勾起了我们的“邪恶”。结果那位男生就这样可怜地倒在我们的热情之下。这算是一种隐性暴力吗?而且更有趣的是,要不是因为这男生跟我们关系好,我们才不会去愚弄他呢。不知这背后的心理动机是什么?

有些显性暴力是从隐性暴力发展而成的。譬如不少会议开到议员之间老拳相挥,要知道他们可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啊。直接原因是政见不合。其实不过是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这已然是一种隐性暴力了。岂知对方并不买账,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两者相持不下,最后心理因素影响生理因素,导致某种激素的分泌量增多,进而演化成显性暴力。

其实,隐性暴力可能比显性暴力更可怕,后者太显眼了难免引起法律或道德的制约,而前者由于披着一层外衣,甚至是出于某种自认为善意的动机,因此有时候很难为人所察觉,法律道德等约束也难以进入,因此便很难定性定量。强奸民意、强加思想、强权主义,这样的隐性暴力恐怕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9042-365683.html

上一篇:中秋明月
下一篇:中秋感怀
收藏 IP: .*| 热度|

5 卫军英 钟炳 陈湘明 杨华磊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