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注意到马臻博主的新博文,是关于人生岔道口的问题。 马博主的回答应该是启发式的,不过貌似有点八面玲珑,不知道是否利于做出决策。下面转引女生的求助信,之后是我的点评,或者说,我对我的学生的期望、建议或态度。
“现在读研,面临转博和出国的抉择。
我国内的导师在xx领域在国内算是顶尖的,他以前带出的学生也很牛,可是现在没有时间关注我们,至少我们都没有每周一次的例会。博士都是自己做自己的课题,硕士生更是草草毕业的。所以我就想出国读博,一方面是增长见识,扩展思维,另一方面也对国外的生活充满好奇。但是难以抉择的原因是我父母不太愿意我出国,他们觉得一个女孩子在国内跟牛导读博就很好了,如果出国不能去一个好的学校跟好的导师学习,那还不如在国内。所以想向马老师咨询一下,这种情况下,国内外读博的利弊。”
上面内容的引自博文:回答读者问题——女生直博还是出国?
马臻博主博文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4284
关于转博和出国之间的选择,如果你是我的学生,我当然鼓励你出国:你有条件一定要出国,你没有条件,我给你创造条件也一定要你出国。要想在国内做出同等水平的研究工作,你要付出两到三倍的努力或代价外加更多的青春岁月。没有出国意愿的学生不要报考我的研究生,报也不要你!相反,假如你觉得基础差,但确实很上进,又有出国的意愿,那我鼓励你报考我的研究生,因为做研究和基础没有太大的相关性,就好比你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和公司里干得活不必相关。做研究就是一种工作。做研究生就是当学徒,一定要有师傅手把手教你才行。
你说你国内的导师在xx领域在国内算是顶尖的。这句话似乎包含了两层信息:1.你还有个国外的导师;2.你的导师不见得世界领先。可是我要告诉你,做研究的意义就在于追求世界领先,至少要在某个方面是世界领先。如果你不想追求卓越、攀登科学高峰,只想找长期饭票,不如做足女人的功课,钓个有钱的老公,可能更现实更实惠,读博士会让你变老,老公也会觉得没面子。
你又说他以前带出的学生也很牛,可现在没有时间关注你们。这种情况很典型。你所说的“以前”大概是他当上教授或博导以前。一般地,导师刚开始带学生时资历较浅,不得不和学生共同奋斗,同舟共济,以争得学术界的第一桶金,那时学生确实能受益匪浅。等到地位稳固了,学校对其依赖性变大了,那就变成另外一回事情。一则,略略有所成就,应酬较多,还要到处找钱,自然没啥时间;二则,导师也会走下坡路,所谓“盛极而衰,月盈则亏”,“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都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你只要看看他还有没有年年发出第一作者的论文就知道了。功成名就,剩下的事情也就是多捞点钱,学生啦实验室啦仅仅是维持运转。反正凭着名声在外,不怕学生们不蜂拥而至,况且还有挑头,自然有好苗子,撒到地里就能疯长。特别是有些老家伙,早就外强中干,学术上早已“了无穿缟之力”,对于学生常常是“学问未谈半声”,可是呢,为了多捞钱,装腔作势、赖着不退,投机倒把、耽误子弟无数。
你说他的学生很牛,在你的眼里大概发几篇SCI就算是很牛了吧?你目前在学术方面连个小松鼠都算不上,念了几门无关痛痒课程,专业期刊的封面都没摸过,你凭啥做出判断呢?大概是通过导师的吹嘘以及学生们之间的相互传说罢了。我就是直博过来的,国内工科排名35左右的大学,211外加985,在中科院有一腿,还在原单位有工资,你有没有觉得我很牛呢?我对导师发火的时候掀翻桌子、让他跳楼,那你是不是觉得我很硬呢?我还可以告诉你,三年前有一段时间我经常打量宿舍楼的高度是不是够高,还会用手敲打地面,我第一次发现其实大地还是很硬的耶!还好我住在一层窗户还有栅栏,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幸运呢?没有用的--导师不教给你技术层面的东西,那他对你帮助不大的,可以说约等于零,这种情况下直博那是九死一生的选择。凭啥让你直博,凭你长得好看、凭你长得帅气?那是拿你当囚徒使唤:陷得越深,你就越是放不下,然后你就陷得更深。这个就是国内的现状和现实,你改不了的,所以我叫你们走,能走就走,绕开那些无良的国产博导--或许他们也有他们的无奈。
你说难以抉择的原因是我父母不太愿意我出国,他们觉得一个女孩子在国内跟牛导读博就很好了,如果出国不能去一个好的学校跟好的导师学习,那还不如在国内。问题是,出国是你想出就出的吗?是的话,由你挑选吧-- Naive! 还有,你那个牛博导教不教你技术层面的东西呢,显然不教。“硕士生更是草草毕业”,哈,就是这样,在博导那里硕士生只是自己瞎胡玩玩罢了,谁管你!你要是个篮球,导师他老人家也许还会拍你两下,可惜你不是篮球!博士生们还没人管呢!反过来博士生们好到哪里去呢?喂,你们都是老大不小的成年人了,自己靠自己呗,等着导师我老人家来给你喂到嘴里?反正是都不管,也管不过来。在这种情况下,你凭啥做出你的博士论文呢?哭去吧!你凭啥获得真才实学呢?告诉你,导师不教归不教,要求可是年年涨哦,SCI数量要有哦,IF越大越好哦。你将来凭啥和那些有老师指导的学生竞争呢?等你毕业了,学问自然“莫得”,青春自然“莫得”,老公自然也“莫得”,钞票自然也“莫得”,房子自然也“莫得”,车子自然也“莫得”,还背个“女博士”的名声,划算?哦,你说你能进高校,那你评不评职称?那还是要看论文水平,外加一大堆事儿!教授工资4000大洋哦,那可不是好拿的哦!所以说,你父母不了解实际,只能是雾里看花,瞎指挥。就好像农村家父母觉得孩子上了大学就顶了天了。好学校?好学校才坏事呢,那些不好的学校还没资格滥招生呢,因而也保护了一批学生。我们这里硕士生就是学生中的最高级别,稀罕着呢,那是手把手的教。
结论:不要听父母的,能出去就出去;出去能留下,算你有本事!想报国?等你在外面做了教授再说,最好是拿了诺贝尔奖再说!要是出不去,早点考虑嫁人吧!
附:关于出国的评论
引用马博主的分析如下:
“你自己的出国想法代表一种“进取型”策略。采取“进取型”策略,为了出国而进行的“付出”(包括考试、联系、签证、买飞机票等)更多,变数更大(陌生的国家、导师、科研课题、不确定的婚恋、出路等)。”
我推荐学生们去欧洲发达国家读博士,如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不错。现在美国问题很大,暂时不宜去美国。我2004年去法国访问,签证花了两周时间,买飞机票花了6800人民币是往返的,没觉得有什么障碍。能出去的话,考试和联系不算很大的代价,花两年时间还是值得的,特别是语言方面。花时间超过三年就不妙了。不管怎样,趁年轻闯一把,不要怕!
最后,小马过河的原理告诉我们,要对自身和境况有个准确的估计,特别是要向同类征询意见和建议,之后就要勇于尝试。其实,很多情况下,只有尝试之后才能对自身和境况有个准确的估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想留在外面,那就要向那些留在外面的人征询建议。如果你想出去然后再回来,那么马臻博主的建议显然是很适格和中肯的。我的建议的作用范围仅限于我的学生。
更新:再附上一篇关于国内博士生和博导关系的文章链接,详细反映出我上面所说的一些情况。中青报:我国博士培养师生关系暗火重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4: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