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Shopping猫与狗的战斗历程 精选

已有 4753 次阅读 2008-8-25 18:26 |个人分类:情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狗怎么会和Shopping猫产生了联系呢?Shopping猫又是何许人也?请听我慢慢道来。
  
  Shopping猫,又名宁宁,女博士,1974年出生,用浪漫的话说,她是我一生旅程的同路人,用尊重女性的话说,是夫人、妻子、内人,用戏谑的话说,是媳妇、老婆,用不太尊重的说法,是拙荆、贱内、屋里头的。
  她是个可爱的女人,对生活充满热爱,但是对于狗这种动物却有点爱不起来,这和她曾经一度饱受狗的欺凌有关系。


  和硕士生宁宁一起到她的老家泰安拜访未来的丈母娘的时候,有一天一起出去到街上玩,在她家附近的一条小巷里穿行的时候,她突然指着巷口说,这个地方就是她还是小学生宁宁的时候最害怕走的一个地方,因为老是有一只狗在那里不断地冲着她叫,吓的小学生宁宁不敢动弹,有时候需要和狂啸的狗相持很长一段时间,最后,或者是它终于觉得没趣,主动走开,或者有人也从这里经过,小学生宁宁就抓紧跟在那人的自行车后面或者屁股后面快速跑过狗控制区,然后惊魂未定地去上课。也有和小伙伴一起经过这里的时候,那时候如果大家都害怕,就重复以上的过程,如果有人能壮起胆子,则可以缓缓地移动过去。明目张胆地强行通过的时候却是没有的。
  
  我就很是雄壮地说,怎么不把我叫来,有了我,别说一条狗,多条也不在话下啊,然后问道,难道就没有勇敢的小男生帮你一把。硕士生宁宁说,太可惜了,当时没有护花使者。
  中学生宁宁就没有再害怕狗,那却并不是因为自己胆子比以前大了,而是因为学校离家远了,必须骑车,这样,比绝大多数同学要小2岁的她就由我的丈母娘来完成接送的重任,有妈妈在身边陪伴,即使有狗又何需惧哉,这样,中学生宁宁安全度过了她的中学时代。
  大学生宁宁从原则上应该不必再害怕狗了,毕竟度过大学2年级的寒假之后她就在法律上正式算是成人了,没有理由再害怕了,此外,学校里有那么多的人,而且校园里并没有老师的宿舍楼,所以养狗的也就基本没有,她就度过了安全无狗的大学时期,也许以为自己从此不害怕狗了呢。
  
  在成为硕士生宁宁之后,她很快就认识了我,当然,不怕狗的任务就由我来为她完成了,这样,对于狗的恐惧就慢慢地消退了。
  博士生宁宁在香港迎接我到访的时候还向我指出过香港和狗有关的一个设施,那是从她的住处到学校的路上,由几个栏杆拦出来的一小块地方,博士生宁宁对我说,那是狗拉屎的地方。有时候就可以看到有人带着条狗到这里,然后狗蹿进去解决三急,小狗则由主人把它放进去,这个设施就这样成为我的香港记忆之一。也在那个时候,博士生宁宁第一次从我这里知道了“SHIT”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过后的几天就经常不断地说这个词,很过了一把说脏话的瘾。
  
  宁宁离开北京去了葡萄牙就成了博士后宁宁,此时的她显然又恢复了对狗的恐惧记忆,在里斯本的时候,外国狗也曾经对她实施过跟踪和威胁,她总是心存恐惧,自己走在狗前面的时候,有时候也偷眼向后观瞧,却总是发现那狗不远不近、不疾不徐地跟在后面,从未稍离的意思,就继续胆战心惊地向前走,直到走到办公室才松一口气,唉….终于摆脱它了。仅仅是跟着也就罢了,狗还会选择从后面跑到她的面前龇牙咧嘴一阵子,更加增添了她的恐惧。而有时候,狗会突然向很远的前方跑去,她还以为狗去忙别的事情,顾不上她了呢,结果再向前走一会,发现那狗正候在前面的草地上等她呢,流露着狡猾的狗模狗样。好在狗们并没有实施真正的攻击行为,所以博士后宁宁也倒是习惯了有外国狗跟随的日子。
  
  在她向我的描述里,狗有时候并不只跟踪她,而是不断改换跟踪对象,有一次则跟到了大学的食堂里,蹲在桌子下面寻找被人们扔到地下的食物。
  
  前几天,博士后宁宁给我打电话,向我描述了一幅狗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图。她回家的路上,发现一大片墨绿色的草地上几只狗在游玩,时而追逐,时而围坐在草地上,狗们把身体绻成一圈,在草地上呈现的是一个花环,一个白圈,一个黑圈,为草地增添了不少亮色。简直可以说是一幅令人心醉的美妙图画了。我也希望着狗们以后都能这样,更多地表现诗意而不是可怕的样子,那样,宁宁与狗的故事就可以换种写法了。
  
  另一方面,尽管宁宁一直这样害怕狗,但却注定要和一条大狗一起度过一生了。当然,这条狗是一条温和的狗,也是唯一一条对她只要爱护而没有威胁的狗,这条狗就是我,因为我出生于1970年,正好轮到属狗。



轻松驿站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36076.html

上一篇:世上有没有一生永远活在幸福中的人?
下一篇:狗和我家养的狗
收藏 IP: .*| 热度|

2 武夷山 刘玉平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9 2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