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高端人才是从一般人才中走出来的

已有 3753 次阅读 2010-6-23 09:54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国家求贤若渴的态度是值得赞同的,但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却很幼稚,思路是模糊的。不管是什么,当讨论问题的时候,都是需要基本的逻辑来说服的,不仅仅是说明为什么,更是能够让人看到希望。

       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流动和人才竞争越加激烈,而中国已经成为了这场人才之争的最大的输家。许多才华横溢的中国人都无情的抛弃了中国,移民海外。虽然有些人能够回来,但却杯水车薪,难以弥补缺陷。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如果把所有人的人力资源能力调度起来,那么中国需要的各种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战略人次,就会显得非常薄弱。

       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的总体情况是由这个国家的教育机制和现有的资源基础来决定的。人生来就是具有创造力的,有的人显得会笨拙一些,而有的人会显得更有才华。而教育的过程就是让人的才华显现的过程,不是对于知识的掌握,而是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进一步创新知识。所以一个国家的整体的人才情况必定是呈现高斯型分布的,最多的是一般人才,而一边是淘汰者,一边是高端人才。高端人才都是从一般人才中出现的。

        60年来中国的顶尖创新型人才匮乏,说明了中国的人才培养质量总体偏低,以致延展到高端区的寥寥无几。也就是说不仅我们的高端人才匮乏,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的一般人才的培养也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人才培养质量总体偏低,导致低端区汇集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由于教育存在缺陷,必将导致其工作能力不足,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

       反观教育规划和人才规划,却一直在规避当前人才培养的制度性缺陷,虽然一些问题被谈起,但是并没有放到重要的位置之上。同时,一个非常显然的为人才而制定人才制度的趋势却更加明显。教育质量问题虽然被扣上了大帽子,但是却没有完整的讨论,而是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可见没有形成共识。

       高端人才,乃至其上的天才的出现,都是整体教育的结果,而不是任何政策的结果。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只有整体上推动国家教育资源的优化,态度鲜明的解决制约教育的机制性问题,从根本上出发,对于国家权力、教育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市场、企业等各个实体的关系给出明确的定位,才能打破旧有的教育顽疾,使得中国的教育获得活力,获得新生。

       只有教育被解放,人才才会被解放,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才华才会被显现出来,才能在教育中培养出扎实的功底和优雅的生活品味。教育被解放,教育就必须获得独立的实体地位,教师需要解放,学生需要解放,整个体制才会利于人才的培养。盘活现有的资源,弥补教育的不公,提升教育的质量才有可能实现。

      



人才引进议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01-337985.html

上一篇:是什么使得教研相长的?
下一篇:教育实体不明确,教育改革无从谈起
收藏 IP: .*| 热度|

6 刘建彬 吕喆 唐常杰 刘广明 张骥 fumingxu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2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