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一个学生多个导师,如何?

已有 5555 次阅读 2010-6-22 08:45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偶然翻阅《尽言集》(四库备要本,作者刘安世,司马光的学生),张九成在序言里说:司马光学周孔,所以门生多君子;王安石学申韩,所以门生多小人。(老王在古代的名声不如司马,这话一点儿不稀奇。)如今一些导师,也再传好几代了,弟子与弟孙、重孙,不知有多少,贤与不肖,其如是乎?
 
杜甫告诫学诗的人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意思是,要鉴别“伪体”与“风雅”,多跟不同的老师学。他没有老师,古人都是他的老师,所以他这样说;假如他有一个老师,大概不好意思那么说了。
 
学生多跟几个老师,“基因”才不会那么“自私”,“伪体”也将被“裁”下去。从学问上说,多师也一定比“单师”好。沈尹默先生讲他的学书经过说,“我是一个独学而无师友指导帮助的人,因此不免要走无数弯路。但也有一点好处,成见要比别人少一些。我于当今虽无师承,而人人都是我的先生。”
 
传说孔夫子弟子多,登堂入室,那是因为他房子大呀。如今哪个老师有那么大的房子呢?我曾听人转述一个大人物的话说,“俺是农村出来的,俺那儿养猪都不像有些导师带学生的。”
 
从程序上看,学生与导师是双向选择的,但多数都是双向“盲选”的,不如不选呢。我“幻想”的方式是,同学只需要选大专业,不必选老师。相关专业的老师都是他的导师;导师也不必选学生,专业方向下的学生都是他的学生。这样,每个同学都有多个老师,每个老师都有一样的学生。学生的自由度大了,可以在感兴趣的方向深入;老师的自由度大了,也能更有针对地引导某些同学。在教学中形成的自然选择,应该比规定的选择更适合人的成长和学问的增长。
 
还有一个好处是,学生不上某个导师的户口薄,而一直是集体户口,所以是大家的,不是私家的。这样,做惯了老板的老师就不好意思让同学做家奴或打长工了。学生自由了,老师就不得不亲自做他可能已经忘了的事情了。
 
然后呢,大约一年半或两年后,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题目做论文。
 
让学生掌握自己选择的权利,随时选择老师,也可以随时淘汰老师,让他们自由发展。老师的责任就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出现,不需要的时候自动消失。
 
如今几乎没有不通过答辩的学生,有很多“原因”——假如同学自由了,那些原因多半儿也就不存在了。好学生的成绩会更好;成绩不好的同学,就麻烦他再“自由”一年半载的,我想他也不能有任何怨言,因为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
 
现在的同学从幼儿园起就被剥夺了自然成长和自由发展的机会,到研究生时还是不够自由。也许只有先把自由还给他们,然后才能说其他的。
 
这一点偶然的想法,是不是可行,是不是可以试行,我不知道,请各位老师替我回答。
 


导师与学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992-337678.html

上一篇:傅雷的书和翻译
下一篇:数学与人生选择
收藏 IP: .*| 热度|

20 武夷山 王桂颖 刘建彬 刘世民 钟炳 王修慧 唐小卿 丁甜 王继华 吕喆 赵宇 张天翼 蔣勁松 陈湘明 侯成亚 杨延丽 唐常杰 丛远新 gistian luxiaobing12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