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那年去的那次青岛是大有收获的,那就是在青岛的一家书店里居然买到了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注》,开首就是他写的长长的序,其实,作为序是过于合格了,它更应该叫作“论宋诗”更合适些,这么一篇写自1957年的序沿袭了钱先生一贯的博学和幽默风趣的《围城》风格,看到妙处,不禁让我拍案叫绝。 ?? ??这里,我来选几段: ?? ??一、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黄庭坚的诗集卖过十两银子一部的辣价钱。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假如宋诗不好,就不用选它,但是选了宋诗并不等于有义务或者权利来把它说成顶好、顶顶好、无双第一,模仿旧社会里商店登广告的方法,害得文学批评里数得清的几个赞美字眼儿加班兼职、力竭声嘶的赶任务。整个说来,宋诗的成就在元诗、明诗之上,也超过了清诗。我们可以夸奖这个成就,但是无须夸张、夸大它。 ?? ??这一段把钱先生心目中宋诗在整个诗史中的地位给了一个概述,认为它优于元、明、清的诗,但是显然比唐诗要差得多,所以,选注者的观点就是不能让“文学批评里数得清的几个赞美字眼儿加班兼职、力竭声嘶的赶任务。”这样的语句怕只钱先生写得出来吧。 ?? ??二、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 ??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摹仿和依赖的惰性。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明人学唐诗是学得来维肖而不维妙,像唐诗而又不是唐诗,缺乏个性,没有新意,因此博得“瞎盛唐诗”、“赝古”、“优孟衣冠”等等绰号。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唐诗,宋代作者在诗歌的“小结裹”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彻,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或者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什么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白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的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 ?? ??这一段将唐诗和宋诗进行了比较,更是出言诙谐,顺手就将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拈来,用以指代宋诗在唐诗基础上的发展,真是恰当又出其不意,让人不禁为之感慨。 ?? ??三、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有个流弊:把诗人变得像个写学位论文的未来硕士博士,“抄书当作诗”,要自己的作品能够收列在图书馆的书里,就得先把图书馆的书安放在自己的作品里。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还有个流弊:把诗人变成领有营业执照的盗贼,不管是巧取还是豪夺,是江洋大盗还是偷鸡贼,是西昆体那样认准了一家去打劫,还是像江西派那样挨门排户大大小小人家都去光顾。这可以说是宋诗(不妨还添上宋词)给我们的大教训,也可以说是整个旧诗词的演变里包含的大教训。 ?? ??这一段又是写得有趣,把诗歌里的借用比喻得淋漓尽致,天下文章一大抄是人人会说的话,但是能说到钱先生这般深刻有趣的则少之又少了,我一向羡慕博学的人,但是博学如钱先生者确实少见,也因此,他尽管没有什么理学背景,我还是能够佩服他,着实因为他在自己的学问圈里把智慧挥洒尽了的缘故。今天的人文学者里,放眼望去,基本没有我看得上的,我想并不是我的眼光有多高,实在是他们的水准太低了的原因。否则,如钱先生者,怎能让人不收起骄傲自大之心呢? ?? ??可惜无法在我的Blog里尽录这段文字,是个遗憾了,不懂诗不喜欢诗的人即便读钱的这段序,也会是感觉大有收获的,只是这本《宋诗选注》的发行还是局限了,也就更少有人会在他注诗的内容里发现更多更有趣的内容了。这不是一本诗的选集,而是一本饱含了智慧和知识的作品。 ?? ??如果说,在《史记》之外我还可以向相信我眼光的人来推荐第二本值得读的书,《宋诗选注》要比《围城》还会排得靠前些。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