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华的活动构造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gh 活动构造,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哪天要了你的命,也许……

博文

面对地震:我们的公众有多少地震知识

已有 3970 次阅读 2010-4-24 05:32 |个人分类:地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知识, 地震, 公众

面对地震:我们的公众有多少地震知识

只要一有破坏性、伤亡性地震,公众的视线立即被地震的悲惨景象覆盖,接下来就是指责,指责得到的响应毫无疑问不是想象中的,随着地震事件的过去,一切似乎恢复平静。如此循环,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再这样下去,在可以预期的将来,我们不知道是看到更多的人在地震中逝去,还是别人看着我们在地震中成为恶魔的祭品。

没人能够否认,地震系统从第一代国家领导人提出成立以来存在这样的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怎么认识这些问题,不光是地震系统的,更重要的是普通老百姓。

中国之所以成立了地震局这样一个机构,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人民面临地震灾害的重视。但是,目前的情况似乎是,普通老百姓希望地震局起到使人民避开地震灾害的全部作用。试想,我能向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要个住房吗?春节回家我能向铁道部要一张回家的票吗?毕业生能向社保部要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吗?高中毕业了能直接向教育部提出我想去上的大学吗?别忘了,我们不是共产主义社会,我们的能力还是有限的,原因有客观的和非客观的。

我们的地震系统还不能完全满足老百姓的所有期望。那么,我们现在就要认识到,哪些是可以期望的,哪些是暂时满足不了的,满足不了的有没有其它解决方案。

无可考证,国家领导人当初组建地震局希望赋予她的全部责任是不是预报。但是,这么多地震的事实似乎还没有让公众明白,地震预报不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最好办法,更可悲的是,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有那么多的知识分子同样没有清楚的认识。

 首先看看我们可爱的普通民众的简易逻辑,地震造成一次次重大人员伤亡,所以我们需要躲开地震,因此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会发生能够致命的地震,中国有地震局,地震局应该向气象局一样提供这种“社会公益性的”服务。地震局在唐山地震以来没有成功的强震预报,在民众心里就是失职。

这种逻辑看似非常简单合理。但是其中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地震中造成伤亡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地震本身,直接原因是什么?我们为什么直接想到的是躲开地震?难道我们就必须默认我们的房子应该倒下来砸向你脆弱的头颅吗?难道我们就必须默认我们的必须住在山岩滑坡下面吗?难道我们就必须默认我们的库坝在地震中要溃坝吗?地震预报不了,大家把生命的损失一股脑怪罪没有预报,地震预报了,你看着自己的房子倒下而自己一无所有,接下来又要怪罪什么?为什么不是期望自己的房子成为自己避震的场所?大家真的能接受地震误报吗?把晴天报成雨天的机会成本在于你随身带了一天的雨伞,地震的误报可能是全民露宿、工厂停工、电厂停电、水厂停水,也许我们的某台高精尖设备不是那么容易停下来在恢复,大家能接受这样的机会成本吗?我们有没有考虑得足够全面,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需要改改这种错误的逻辑,才有可能寻找新的出路!

为什么国外没有这么强烈的指责,尤其是美国和日本这样和中国一样经常强震的国家,甚至不怎么发达的智利?很简单,他们在地震中没有那么多伤亡。为什么同样是地震,同样没有预报,伤亡差别就这么大?为什么同样在玉树,有的房子与它的主人一起粉身碎骨,有的房子却和它的主人一起笑傲强震?大家有没有统计,地震伤亡中有多少人是被埋葬在自己头顶脆弱的建筑?而在美国、日本呢,他们的房子也是这样吗?

 很简单的结论,地震预防才是减轻地震灾害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重大建设工程要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并进行适度的抗震设防。

地震预报需不需要?毫无疑问,不过从地学研究还是社会应用都是必须开展的。记得汶川地震之后日本发生一次强震,利用不同地震波传播的时间差进行预警。但是在国内求知若渴的人却把它当成预报。但是即便不是预报,这种预警或者将来能够实现的地震预报,在工业控制等具有重大意义。它的意义绝不是让百姓冲出房子去避震!

地震就像一个魔鬼,我们现在还只能知道它的概略,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具体探测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用什么样的方式伤害我们,但是在这之前,我们需要清理可能成为魔鬼帮凶的东西,尽量避开魔鬼经常出没的场所。在期望地震预报成功之前,还有更重要的值得大家去期待,可以期待我们的房子是玉树镇上站着的而不是躺下的,可以期待我们的脚下的地足够稳定,而不是生活在地震带上,可以期待我们的物质生活更美好。

当大家都知道这些地震知识,还担心什么,还指责什么。自己忙自己的去吧,呵呵。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3355-315483.html

上一篇:快鸟影像识别出来的青海玉树地震同震地表破裂
下一篇: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获得玉树7.1级地震断层地表破裂带和地质灾害成果
收藏 IP: .*| 热度|

2 刘桂秋 唐常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