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中流行一句话:“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我不懂军人的生活,所以不太理解他们的心情。然而,读研三年对我的磨练却如同军旅生活一样,是我收获最多的三年,最青春的三年,最快乐的三年。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我的读研生活,那就是:读研我不后悔,不读研我将后悔一辈子。
我记得在我考研面试的时候,一位考官问其中一位同学:你现在选择了考研,你的同学选择了工作,三年之后毕业你再出去工作的时候,可能你的那位同学已经成了你的领导,你该怎么办?那位同学很幽默的答道:那就不去这家单位找工作。
其实,考官的意思正是在考大家为什么选择读研,可这位考生竟然相当搞笑地回避了这个问题。也有过很多朋友问我,是读研好还是直接工作好?一听到这样的问题我就觉得这是要我回答“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或许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况吧,但至少,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
高考没能走进理想的学校,无奈之下我只好选择了调剂。从迈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起,我就立志要考研走出去。可是,当大学临近毕业的时候得知自己被免试推荐读本校的硕士,一下子给了我一个两难的选择:是放弃保送再拼搏一次争取更好的学校?还是委曲求全接受命运的安排?苦苦煎熬了几天之后我毅然选择了留在本校,因为我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只要能读研就成。
读研三年,我尝过了拼搏奋斗的酸甜苦辣,走过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苦乐年华。虽然我已经毕业离开了美丽的大学校园,但校园中我经历过的那一件件小事都深深地印在心里,这些微不足道的日常琐事就如同千篇一律的日升日落一样,构成了我三年平凡而不平淡的生活。回头想想,这一路走来我都得到了哪些东西,简单地盘算一下,至少应该有“六大收获”:
收获之一:学历更高一筹
即使你不是单纯地奔着高学历的目标而读研,但这样的事实你无法回避:招聘中的高学历要求随着人才的不断增多而水涨船高,甚至很多单位都“明码标价”,非硕士博士不要。很多同学被“逼上梁山”,不得不走上考研之路。未来社会的发展更是需要大量高学历的人才,取得一块求职的“敲门砖”这也算是我读研最直接的收获之一吧。
收获之二:学会了主动学习
读研和本科期间最大的不同,我觉得就是学习方式的不同。本科的学习除了上课还是上课,几乎每天都是排得满满的课程,上课听讲记笔记,晚上占座上自习,考前老师划重点,考后抛得一干二净……这一整套流程就像是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一样,送走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
读了研究生才发现,原来除了书本上那些知识,外面还有更丰富、更精彩的世界等着我们去追求。大学本科,每一门课都是各成一家,自成体系,缺乏系统的综合,面对着那一本本厚厚的专业书,很多人都是一脸茫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有了研究课题,有了导师的指导,才能明白自己缺少哪方面的信息和知识,然后再针对性地去做文献检索。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完成一件工作而去主动地学习,才能真正掌握住所学习的东西。这样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锻炼了我的英文阅读能力,以前总觉得学英语没啥用,这会儿才知道英语的魅力,熟练掌握了英语便可以毫无障碍地畅游于国外文献的海洋,尽情地享受知识所带来的快乐!
工作后我也发现,很多人要评职称了才发现自己还有没有发表过论文,而发表论文是一项硬指标,“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只好临时凑合凑合完事了。其实,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平时没有这种经常阅读文献资料、了解本专业最新发展动向、坚持学习最新知识的习惯,那么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自己将逐渐被历史淘汰。
收获之三:学会了交流与思辨
研究生的生活相对自由,不再是单纯的上课下课,更多的是交流和互动。不管是全国甚至国际的学术年会,还是学校内部的研讨会、研究生论坛、学术沙龙,只要你用心关注,总能聆听到来自不同世界的声音。交流中总能学习到别人的智慧和思想,并给自己以启发。当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并不是别人的观点就是正确的,哪怕他们是教授、研究员甚至更高的头衔,学术的繁荣应该也是百家争鸣,逐渐的交流当中我们也会慢慢地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而不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了。
收获之四: 结识了一位好导师
大学本科四年,我也记不清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我了,但给我的感觉是好像每个老师都很忙,总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认识老师而老师认不清学生。那时候,如果某一个老师能够记得住我的名字,都是一件令我十分高兴的事。
读研,却大不相同。一位导师就带那么几个学生,与学生朝夕相处,言传身教,平日里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导师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也能体会到导师慈父般的教导和关怀。记得有一次,零八年奥运会开幕式的那天晚上,导师突然打电话给我,问我们几个同学能不能看到电视直播,询问一番之后急忙给我们几个安排了能看电视的地方。一件小小的事情而已,却让我们感动了许久。从导师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冷峻和威严,更多的是亲情一般的关爱。所以,我常对学弟学妹们说,考上好学校不如选个好专业,选个好专业不如跟个好导师。
收获之五: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既然是读研,那就是要从事研究工作。只要你怀着热情、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课题的研究当中,你就能够体会科研的乐趣。拿我们地球物理勘探专业来说,地球就是我们最好的天然实验室,“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见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所以我们常常要奔赴山川盆地,亲身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正是这一次次的实践,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我还清晰地记得,去年我在北京一家单位求职,面前坐着十四位领导,面试我们十三个学生,人家问的最多的问题不是你考过多少分、得过什么奖学金,而偏偏问你做过什么科研课题,在这个课题中你处于什么角色,然后再详细问你具体的专业问题,看你是不是真的做了这些工作。几乎所有的单位都是这样,因为他们是在招聘员工,而不是在招收学生。
当然,在学校从事助研工作并不完全是义务的学习,常常还会有一定的科研补助,虽然不多,但基本上能够解决温饱问题。相比本科时的勤工俭学,这时候的情况已经是非常令人艳羡的了。
收获之六:锻炼了承受压力的能力
读研的日子,痛并快乐着。看似一帆风顺的生活,背后总是有着艰辛和汗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敢丝毫的懈怠。都说“没有考不上的博士,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这可能只是某些人的自我安慰吧,因为成绩不合格或者答辩不通过而无法正常毕业的学生也是有的。要知道,写成一篇差不多一百页五六万字的硕士毕业论文,没有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是绝对办不到的,妄图“复制+粘贴”东拼西凑速成一篇论文来糊弄导师和学校,终究逃脱不了惩罚的。为了能够完成合格的毕业论文,顺利毕业,大家常常夜不能寐,通宵达旦地分析、处理和计算那是常有的事情。我的一个舍友,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居然在实验室连续通宵达两个周之久,计算机连续数日不关机,程序一直在计算数据,最后的辛苦换来的成果令大家羡慕不已,写出的论文比一篇博士论文都要厚,我们开玩笑地说建议学校直接授予他博士学位吧。
当然,读研并不是就一定要求你每天埋头在实验室,搞科研的人也并不是都戴眼镜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是书呆子的作法,只要你足够开朗乐观活泼,你同样能够活得很潇洒、很幸福、很快乐。
时间就像一辆直行的马车,载着那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渐渐远去……可当我回头遥望走过的这段路时,就会发觉自己所收获的每一点一滴,都是我一生的财富。无论未来是否一帆风顺,这笔财富都将激励我用更多的努力换取更大的成功。(本文系《求学.考研》杂志社约稿,载于2010年第一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8217-311078.html
上一篇:
卫星图像: 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埃斯康迪达铜矿下一篇:
卫星图像:墨西哥墨西卡利附近的7.2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