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知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中宇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之不知鱼之乐?

博文

“突发公共事件”的背后

已有 4060 次阅读 2007-2-2 17:27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

“突发公共事件”的背后

非典、禽流感、猪链球菌、开县井喷、北京密云游园踩踏事件、吉林中百商厦特大火灾、阜阳劣质奶粉、东航包头空难、辽宁孙家湾特大矿难、广东省兴宁市煤矿透水事故……,人们创造了一个中性词汇来称呼这些悲剧:“突发公共事件”。

《瞭望》杂志87发表文章,标题为:《我国进入突发公共事件高危期,每年损失惊人》。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李军鹏称:2003年我国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相当于GDP6%

72223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今年“两会”召开前夕,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报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建立,包括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5个层次。目前已完成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25件专项应急预案、80件部门应急预案。省级总体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也已完成,许多市、区(县)也制定了应急预案。

专家建议,下一步一定要抓好社区、农村、重点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从而最终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

将“突发公共事件”列入政府工作程序,用层层“预案”编织一个应对网固然必要,有预案显然比临时抓瞎强。然而,如果我们的注意力仅停留在“突发”上,可能会陷入“扬汤止沸”的窘境。

被《瞭望》杂志上述文章列入“突发公共事件”的有:自然灾害、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其中,自然灾害,如“海棠”、“麦莎”之类,不以人的意志转移,只能作为“突发”事件处置。而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背后应有深层根源。非典暴露了卫生防疫系统的弊端;接连不断的矿难,背后的问题决不止于技术与矿业本身;社会安全事件的背后则是潜伏的社会危机。“突发公共事件进入高危期”,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信号,它提醒我们去正视、解决那些深层问题,而不要被“突发”牵住鼻子。

《科学时报》 2005810 一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7-256.html

上一篇:走向可再生能源
下一篇:是谁与谁博弈?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