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思想闪电,如云自由漂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吴渝 我的微博:http://t.qq.com/iRaining

博文

【南山印象】蟋声如雨 精选

已有 5355 次阅读 2009-8-15 01:27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南山印象

午夜时分,开一盏晕黄的灯,暖意顿时漫上心头,不由得停滞在这一刻。

如此,才听得窗外淅沥声哗然,突然就讶异起来:难道这纷纷洒洒的雨在白日里就没有丝毫的征兆么?

既然这样想着,便起身探头到窗外打量。

窗外浓密的树帘是繁盛的小叶榕编织而成,它们尽情向天空伸展张扬着自由的结果,也造成窗内外形成了相当隔离的两个世界。

多次调整视线来追寻楼下路灯在浓荫中透露的稀疏光影,才见到少许地面。纵是夜深灯暗,也能大致明白那竟是没有一丝积水的。

这时,稍稍静心,才恍然一悟:原来那骗得耳朵的却是蟋声如雨呢!

果然,仿佛为了呼应这一想法,那一片蟀声更胜似前一刻,且隐隐带着风波起伏之状,犹如山风吹拂落雨导致的韵律。

多听得几时,还是分辨得出蟀声和雨声的区别来。那最大的漏洞便在于蟀声跌宕的背景中总存着稍显刺耳的高频音,倘若真是雨点击打路面和树叶,会带着更多叮叮咚咚的击鼓声,则合音效果会更加美妙。

呆立了一阵,心上却蔓延了更多凝思。

山居生活十年,哪天不是沉浸在这自然界的鸣响曲中呢?清晨的鸟啼,还有这夜半的蟀声和蛙鸣,怕是很少有怠工的时刻吧!可是,为何自己常常忽视了这些,只当它们是背景噪声而自动过滤掉?

是啊,自己曾经自诩的便是这超强的过滤能力了吧!

记得大学本科的宿舍便是在繁忙的主干道旁,日夜奔驰而过的车流不息。

这种待遇其实只有一小部分因女生宿舍床位不足而不得不入住新建招待所的女生可以享受。因此,不但居住条件新,而且守楼层的阿姨并没有防范如那个号称“熊猫馆”的女生宿舍一般森严。于是,男生们常常可以用各种借口上楼来找找女同学或女同乡,甚至趁阿姨不备而强行冲关的难度也低得多——毕竟男生们跑楼梯的体力是大过阿姨们的。

不过,居住的烦恼便是噪音。几乎所有靠道路一面居住的女生都抱怨失眠的苦恼,唯有少数人不受其扰,那时的我便是其中之一。

此刻的我,无论如何费心回忆,在头脑里也没有那些年车流的残存之音,因为它们几乎没有进入过我的记忆系统便销声匿迹了。

由于噪音的影响,同宿舍的女生们总是在傍晚就收拾出门,结伴到教学楼自习。尤其是考试期间,整个宿舍楼几乎空空荡荡。那时,我便是最忠实的一个宅女,和同寝室另外一个女生一人占着长长一排书桌的一角,遥遥相对而不言语,默契地享受忽略噪音之后的宁静夜晚。

20周年入学同学会时,男生们为了重温冲关的刺激,女生们自然是想故地重游,大家又回到了那个当年叫13舍的大楼,只不过,时过境迁,那里已经是正宗的招待所了。

一走进改为标准间的房间,便陡然发现岁月的力量!很难想象放着两个小小单人床和加了一个小小卫生间的房间当年竟然放了四个上下铺、住了7个女生,也很难在那方寸之地静悄悄地联想到每个同居生活的场景来而不被惊奇所阻断。

临窗一立,窗外轰鸣声高潮跌宕,伴随一股尘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可见这个主干道的其繁忙程度远远超过当年初开道路。

即便如此,夜半时分,我依然毫无知觉地沉入梦乡,依然习惯性地忽视了那不断的轰鸣声,其中更有彻夜欢乐的人声!

想到这里,不由得哑然一笑。换到今天的我,不会如此自诩了啊。

人,如何听得自己的心声?

年轻时,总以为前面的路恒久悠长,风光无限,于是心中环绕着的更多是对未来的关注,而把当下当成了对未来的期许时间。

月亮圆了又缺了,风儿吹了又歇了,年轻的心却很少可以沉静得去感觉月光冷清的照拂,还有轻风委婉的叹息。

时光就这样慢慢流逝着……

终于有一天,心静了下来。

或许是因为终于明白月亮总是圆了又缺地无望着,千篇一律的人生早已经没有任何原来盼望的惊喜,浪费所有当下的日子来施行对未来的期许才是可笑的麻醉,或许只是在时光中偶然的一次停滞,才再次听得这蟀声如雨了罢!

而更早之前的那一次,大约便是童年和小朋友们一同躺在凉板上数星星时顺便倾听的自然旁白了。

伴随着夜的深入,蟀声慢慢低沉,听起来似乎小雨转为细雨。大概它们的集体卧谈也进入呢喃和半梦半醒的阶段。

沉默片刻,依然不解这疑惑:啊,下一次不自觉地关闭这声波过滤系统又在何时!

也许是倦意愈浓的时分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846-249405.html

上一篇:黑客也天真(小说版)
下一篇:在异乡,为异客
收藏 IP: .*| 热度|

15 武夷山 黎在珣 刘玉平 刘进平 王德华 杨秀海 周春雷 陈国文 马丽丹 迟菲 吴怡 苗元华 王力 陈湘明 王立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2 1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