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一点缠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nthon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博文

技术,让我们更好的仰望星空 精选

已有 7010 次阅读 2009-8-1 05:30 |个人分类:科研涂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技术, 能源, 仰望星空, 开源, 节流

我们仰望星空,我们知道宇宙的无穷无尽,我们知道我们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同样脚踏实地,我们一步一步地前行,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个星空,也为了我们的后人能够更好的仰望星空!
——题记

前些日子,一个在埃克森美孚工作的朋友来访,闲聊间他感叹道,美国人的技术真是牛啊。仔细说来,原来是说他们公司附近的一条小河,三十年前据说已经被石油公司污染得不成样子,没有动植物生长,到处都是不正常的味道,更有甚者,在河边划一根火柴,立马就能点着。。。但是三十年后的今天,这条河跟正常的河没有区别,河里的鱼,岸上的树,河边休闲的人们,一幅安宁祥和的图像,谁又能想到小河三十年前的样子呢?这巨大的变化,都是拜环境技术的发展所赐。

能源和环境危机,近年来愈来愈成为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科学网上,也有很多相关的讨论。各种观点,不外乎开源和节流两种方法。国文老师自然是节流的代表性人物,“不清楚如何往后退,但不可以再往前”也是她在这方面的代表性文字,其中的语言,让我也不由得心有戚戚。从另一个角度,又红又专同学,貌似是不在乎这些危机的,人类玩完了拉倒。我自己也曾经在国文老师博客上留言谈相关的问题,但总觉得应总结一个文字,放在这里,写给大家,也写给自己。

我自己是技术派的,认为开源比节流更重要,一心希望能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问题,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为这些问题的解决作出一点点努力。我不敢说我的努力是否有效,但是即使后来被证明无效,至少也可以告诉人们,不要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了。说两句题外话,我很少在这里谈我自己的科研,除了公告栏里说了一点之外。由于发表了一些碳纳米管相关的评论,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是做纳米管的,其实非也。我自己的主要课题,是所谓的生物质能源,跟迟菲美女做的东西,倒是有些类似。但是我们只是目的相同,手段则迥然相异。除此之外,还通过与别人的合作,参与了一些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相关研究。尽管我们目前做的东西,离应用还有一些距离,但是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以及世界上我们同行的努力,能够让世界有所改变,至少,我们在为后人积累经验教训。

但与此同时,我并不反对节流。在多数时候,我会采用一定的节流方法。比如自驾出行的时候,尽量和朋友拼车,争取把车塞满,避免空载。比如购买家电的时候,我会选用节能的产品,尽管它可能会贵一些。但是,我不赞同的,是降低生活品质的节流,这大概是我和环保主义者的最大区别。如果我们人类社会倒退五百年,我们显然没有任何能源和环境的问题,但是我们愿意么?我相信这里大多数人都是不愿意的,所以国文老师也说,不清楚如何往后退。

其实,我们可以不后退。节流,在技术的支持下,也是可以发生很大变化的。美国新任能源部长朱棣文先生,在这方面就讲过很多例子,比如用双层隔热窗户可以节省采暖能量的40%,比如采用白色反光屋顶可以有效给城市降温,而最近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又提到,如果把60年代根现在做个对比,每年由于冰箱技术革新而节省的能量,要大于当年所有新能源的产能。

以上的种种例子,足以说明,在技术的支持下,无论是开源还是节流,无论是先污染后治理还是有效防止污染,都很有光明的前途。但是目前,相关科学技术的研究,相对来讲处于一个瓶颈期,我们期待着越来越多的聪明人,能够加入我们的行列!我们仰望星空,我们知道宇宙的无穷无尽,我们知道我们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同样脚踏实地,我们一步一步地前行,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个星空,也为了我们的后人能够更好的仰望星空!

亲爱的朋友,我愿意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你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361-245332.html

上一篇:我国的奥赛金牌真的令人痛心么?----驳甘永超先生《令人痛心的金牌反差》
下一篇:向比尔·克林顿同志学习!
收藏 IP: .*| 热度|

10 李宇斌 武夷山 孙学军 陈中红 杨秀海 陈国文 毛克彪 张丽娜 王振东 杨延丽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