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亦喜亦忧SCI 精选

已有 6186 次阅读 2009-7-6 22:08 |个人分类:科学人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CI, 亦喜亦忧

亦喜亦忧SCI
        看到科学网上对SCI讨论热闹,志明兄还发起了投票运动。这里我也投一个反对票,实际上这篇文章是3年前就发表的,今重在这里发表,代表我的观点。需要声明的是,笔者小组是SCI的既得利益者,凭借此,我们多次冲击优秀研究组行列。我们发表了80多篇纯外国的SCI了,过2分的二三十篇,过4分的也有六七篇,总IF应当在150分上下吧。即使如此,笔者依然认为,我们崇拜SCI,是中国人科研自信心不足的表现,不适宜再继续流行下去。我们应当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花好纳税人的钱。如果非要强调SCI,我倒建议,将SCI的数量或者IF值除以所花的经费,再回头看看结果,一切都明白了。
 
 
 
蒋高明 发布时间: 2006-07-13 06:00 新京报

  追求科学真谛,面对国家实际需求,科学为人类服务,才是中国科学家的神圣使命。

  如今在学术圈子里,无论是科研院所,还是高等学校,对科学家或博士生都要求写SCI文章。人为规定了一个数量,达不到者,教师或研究人员晋升不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则拿不到学位。

  竞争院士,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也是SCI.前一段时间,南开大学开除了28名博士生,主要原因也是他们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发表出SCI文章来。

  SCI何许物也,引我国学术界“英雄竞折腰”?SCI的全称是ScientificCitationIndex,翻译过来就是“科学引文指数”。这个指数的定义是,某刊物在一段时期内(一般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做分母,引用这些文章的次数做分子,得出来的数字。这个指数原本是用来评价刊物的,国人用来评价科学家。SCI的指数越高,发表的难度就越大,对外行来讲,意味着作者的本事越大。于是,管理者就用SCI机械衡量科学家的水平。SCI始作俑者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大约1961年开始使用,但是推波助澜的却是我们。有人戏称SCI为“中国蠢人的主意(StupidChineseIdea,SCI)”,就是对这一过分做法的调侃之言。谁说中国学术不能领导世界新潮流,且看今日SCI之盛行。

  SCI是上世纪80年代末由南京大学最先引进的。笔者接触SCI是10年前的事,约8年前中国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将其列入了创新计划的重要考核指标,以后中国著名高校的教师和博士生都戴上了这个洋“紧箍咒”。

  强调SCI的直接效应是非常高的,突出表现在发表SCI论文的数量上。2005年,我国科研产出以SCI论文计,在国际上的排名已进入前五强。要知道10年前,国人还基本不知道什么是SCI(实际上,外国同行知道的也不多)。客观地讲,我国科研的水平是大幅度提高了,因为SCI教会了我们如何展示科研成果,在科研上真正实现了与国际接轨。科学无国界,具体就体现在这个SCI上了。

  然而,今天我们太看重SCI了。作为博士生,如果没有1-2篇这样的文章,就根本拿不到学位。这样就将学生的思维固定下来了,他们为发表SCI而SCI,对博士论文就不认真去做了。发表出来的,皆大欢喜;发表不了的,愁眉不展,更有甚者一辈子与博士学位无缘。将一代有志青年的三五年青春,葬送在追求这个中看不中用的SCI上了。而抛出这个指标的却是美国一家私人机构,是以盈利为宗旨的。

  博士生的导师,同样受到这个“紧箍咒”钳制。而今评职称、评博导、评院士、评基金,甚至给大学和研究所排名,都以SCI论英雄。于是,SCI论文身价倍增。有些单位发表一篇一般的SCI文章,给作者的奖励在万元以上;如果发表在了Nature(自然)和Science(科学)上,则直接奖励上百万元,间接的效应可达千万元(有了这样的文章申请经费则无往而不胜)。那么,发表一篇SCI的代价是多少呢?如果以一项973课题(国家投资3000万-5000万元的课题)为例,结题时发表的SCI文章一般在50-100篇,这样,发表每篇SCI的成本在30万-100万元之间,平均50万元发表一篇。然而,我们解决了什么呢?一方面国家的SCI数量猛增,一方面国家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今年北京“下土”,就暴露了我国科学家在许多现实问题上说不清楚。

  SCI是否高不可攀?非也。笔者有亲身的体会,我曾将国内学报退稿的几篇文章翻译成英文后在SCI刊物上发表了。而今,笔者领导的研究小组发表了50多篇SCI,而我们起步的时候,只有几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说明即使国家真的只将SCI算科研成果,也大可不必动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去换这个SCI文章。因为,笔者小组发表SCI的成本只有两三万元。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没有SCI,可我们有“两弹一星”和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标志性成果;70年代有“哥德巴赫猜想”的世界领先成果,且陈景润的论文是用中文发表在《科学通报》上的。今天的学术界,缺乏一种对科学执著的追求精神,变得太功利了。这样在科学上,我们可能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远,在国家的实际需求上,我们说不清楚的问题可能越来越多。

  笔者不是一概反对SCI,只是建议一定要掌握个度。

  要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评估标准。对博士生硬性规定1-2篇SCI似太偏颇,因为英美发达国家也没有这样的要求。我们需要反思对科学家的评价系统,千万不能继续神话SCI下去了。追求科学真谛,面对国家实际需求,科学为人类服务,才是中国科学家的神圣使命。



投稿与审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5-242210.html

上一篇:明代广东农村的“桑基鱼塘”
下一篇: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功能区划
收藏 IP: .*| 热度|

8 刘玉平 向峥嵘 周春雷 陈国文 杨洪强 苗元华 蔣勁松 uneyecat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