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马雷 华侨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招生方向:科学哲学、科技与社会。

博文

愉快的一天

已有 3637 次阅读 2008-4-27 23:1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早晨七点起床,在四牌楼东南大学南门对过的小店买了一个杂粮饼,又在边上的小滩上要了一碗豆腐脑。遇到吕老,他点了稀饭、点心。一起在小桌上吃起来。这时,同事刘敏带着老公也出现了。她们也点了早餐,在另外的桌子上吃起来。年轻人吃得快,我们还吃着,她们就结束了,还顺便请了客。写到这里,大家大概猜到什么了吧。这么巧合啊,应该有什么活动吧。
        是的。今天我们系老师在鸣洲书记带领下准备出游了。约定早晨八点在校门口登车。上车后才知道,准备去安徽来安县白鹭岛。这次来的比较齐,二十几个人,老中青都全了。吕老是元老了,以前好几次活动都没有参加,这次穿着教育部评估专家刚检阅过的标准西装,精神抖擞;海平、岳晋夫妇带来爱女,一家三口,令人羡慕;保华穿了乳白色的毛衣,好象不太得体,引起特别关注。乳白色小面包准时出发,大家兴致颇高,一路谈笑。我带了一袋糖,爱华老师带了小饼干,找机会就“推销”一点。车上不自觉地形成两个热闹中心,车尾,王珏主任劝“德国佬”志宁增加择偶弹性标准。这个“海龟”刚来工作,满身德国味,几天前,在学生食堂指责一个女孩饭后不撤盘子,被狠狠地咬了一口。这就不像“日本人”建良先生了。建良已经来了七、八年了吧,早就被“中国化”了,虽偶然发点牢骚,还是颇有大将风度。这回他坐在左前侧院长身边,一声不吭,也许在想美国的娇妻爱子吧。车前,爱华和鸣洲两老师吟诗作赋,什么“满目春色闲不住,一车笑语撒田间”云云。还有几个“分会场”,照样也热闹。我很少参与讨论,靠在右侧的窗边,时而看看沿路风景,时而闭目养神,顺便感觉一下车子是向前开还是向后开。看来,没有视觉,方向感真地要丧失很多呢。
        近十一点到目的地,在导游小刘引导下沿湖边栈道欣赏风景,绿水、青山、白鹭、小楼、游客,组成一道道自然的人文景观。这些东西在闹市区很久不见了。王俊拿着专业照相机到处“喀嚓”,志军背着会计包到处转悠。玩得差不多了,就找个观景小楼的餐厅吃饭。两个包间,都面向湖景。我和一帮饿汉很快组成一桌,一下就围了十几个人,核心人物是吕老。很快,什么野鸡、野鸭、野兔、野甲鱼都上来了,大家闷嘴狂吃了一阵,也不知是不是真的野货。缓过劲后,大家又开始说说笑笑了。每上一道热菜,就有好事者像赌徒似的把玻璃转盘一转,看热菜停在谁的前面,好决定优先吃菜权。结果,那个老鱼头停在吕老前面了。大家立即劝吕老赶紧回家买彩票。隔壁的一桌,以和平院长为核心,只有七、八人,看我们吃得欢,不时援助几道菜来。王珏、向真、志宁都成了我们的高级服务员,端着盘子,笑容灿烂,动作标准,像模像样。
        酒足饭饱,我们打道回府,小面包奔向南京将军山。到将军山门口,已经下午五点多了。门票四十元一张,鸣洲考虑划不来,不进了,指挥车子开到不远处的翠屏山上。大家在翠屏山顶的公路上随便走走,吸吸新鲜的空气,做有氧运动;看看葱茏的树木,亲近一下自然;望望山下致密的人居屋,发一番感慨。农家子王俊指导我们找野果子吃,还真地找到不少,乐得海平的小姑娘合不拢嘴。照相师们开始抓拍镜头。徐嘉玩相机,一眨眼就喀嚓好几张,照得都是“原生态”。书记的相机最搞笑,镜头出来,像个小喇叭,照起来不吭声。一身戎装的书芹盘腿坐在马路中央,照像师们赶紧抓拍,“德国佬”也跳进镜头,在书芹身边席地而坐,一张经典照就这样诞生了。刘敏那两口子实际上已经是潜在的一家三口了,照相师们邀请她们背靠青松远山留下珍贵的瞬间。临走时,王珏建议大家照个“全家福”,王俊的专业喀嚓相机派上用场了,书记的“小喇叭”也闷声照了一张。
        晚饭是院长请客,回榴院潇洒。这次没能挤到吕老那一桌,就和院长一桌了。院长这一桌被定为喝酒桌,坐在这一桌的都得喝酒。“酒鬼”老戴白天上课搞创收,没有到场,晚上终于被“呼”来了。“酒仙”鸣洲中午喝了点,远没有到位。“小龙女”书芹是刚发现的酒中豪杰,“酒鬼”、“酒仙”都怕她三分。海平虽不胜酒力,也是个好酒之徒。这四个酒人恰好坐到酒桌边了。小龙女今天备受恩宠,院长亲自指定她坐在身边,为她斟酒点烟,小龙女立即表示“要效犬马之劳”。边上的徐嘉为这一待遇垂涎三尺。“酒仙”虽坐在院长右侧,却受到院长批评,到了将军山,竟然为区区门票过而不进。不过,很少喝酒的院长居然和“酒仙”干了一杯,引起众豪杰不自觉地鼓掌。院长也敬了我一杯,劝我不要做什么出版社“总编”,丢了学问,得不偿失。
        又是酒足饭饱,众豪杰散去。与老主任王兵走了一段路,我问他回家是否冲个澡,他居然说一年到头天天冲。我颇为惊讶,原来自己不讲卫生,不知落后到哪里啦。我到家时,晚上八点多了。晕乎间,手机响了,原来是“德国佬”发来的短信:“谢谢大家,谢谢系里组织的这次活动!和集体在一起很愉快!职志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826-23201.html

上一篇:月亮的问题——答杨大侠之四
下一篇:智者与愚者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