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马雷 华侨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招生方向:科学哲学、科技与社会。

博文

从沉睡中醒来——一篇论文的故事 精选

已有 15462 次阅读 2016-1-14 12:5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前阵子,东南大学教逻辑的禤庆文老师外出有事,请我给哲学系本科大二学生上了两节逻辑课。说实话,我来东大二十年还没有上过逻辑课,尽管我曾经也学过逻辑。思量了半天,也不知讲什么好。我想,还是随机应变吧。到了课堂上,十几个学生等着我上逻辑课,我一看,他们居然用的是外文逻辑教材。我就问:“禤老师给你们讲到哪儿?”大家说,“讲到真值表。”“哦,真值表,那我接着给你们讲讲真值图吧。你们教科书上有真值图吗?”“没有啊”“那好,我就介绍一下真值图方法吧。”到第二节课下半场,我出了一道题目,给一个命题逻辑公式,请大家用真值图方法判定它的真值。我问:“谁上讲台做啊?”有个叫邓茂林的学生举手,上了讲台,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圈,很快做出来了。我很高兴,就问大家:“如果用真值表方法,你们能有这么快吗?”同学们摇头。禤老师读初中的儿子也在旁听我的课,举手提问:“老师,这个图遇到三个变项怎么办啊?”我一惊,这小孩真不简单,这方法的局限被他发现了。我就给他解释,如果是三个以上的变项,那就要分几部走了,会比较麻烦啦。我举了一个例子,在黑板上演示了一下。就要下课了,我问了一个问题:“你们可能知道欧拉图和文恩图是谁发明的,但你们知道真值图是谁发明的吗?”大家茫然。我说:“就是我呀。”同学们十分惊诧。“这个方法刚刚发表,还没有写进教科书呢。所以啊,你们是世界上第一批学习真值图方法的学生。”大家乐了。这时,下课铃响了,我向同学们挥挥手:“我就是一个打酱油的,再见!”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南京大学跟郁慕镛教授读逻辑硕士,闲来无事,把真值表方法改造了一下,发明了真值图方法。我们都知道,欧拉图和文恩图是用外延或集合来表示和验证性质判断和推理,但在逻辑学中没有一种图示方法表示和验证命题及其推理。而真值图就弥补了这个缺憾。记得教我们数理逻辑的郑毓信教授还在课堂上专门请我讲讲真值图方法。我当时用外文写了一篇文章,把这个方法详细说明了一下。但觉得这个方法实在太简单,不像那些看起来复杂的逻辑论文。我没有信心投稿。二十年之后,我在搬家的时候在一堆乱纸中发现了这篇文章,这时,我已经是东大的科技哲学教授了。我的想法有了转变,我觉得真值图方法对于逻辑教学或许很有好处,我想,还是投出去试试吧。正好,南京师范大学的翟玉章教授给我发了一份欧洲科学基金会确定的哲学核心杂志的名单,我选中了波兰国家逻辑与科学哲学学会主办的一个杂志,从网上把文章投了出去。

   三个月后,主编来信,表示真值图方法很有趣,说我的符号似乎跟波兰逻辑学家Leśniewski的符号很相似,能不能比较一下。我欣然同意,不久把修改稿发过去。去年11月25号,编辑来信:

Dear Lei Ma,

I am very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SLGR paper

is already published online at:
http://logika.uwb.edu.pl/studies/index.php?page=search&vol=55

Thank you again for your splendid collaboration.

Best regards,

Marcin


   二十年了,一篇沉睡的论文终于醒来。














投稿与审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826-950324.html

上一篇:规则漏洞
下一篇:黄河黄 长江长
收藏 IP: 114.229.15.*| 热度|

37 程少堂 杨正瓴 周健 高友鹤 李斐 徐耀 吕洪波 陈理 武夷山 柳林涛 胡业生 巩卫康 曹须 王涛 杨顺楷 刘淼 钱磊 黄永义 刘钢 李轻舟 李毅伟 韦玉程 李红雨 强涛 郭战胜 黄育和 姚伯元 梁庆华 高峡 王启云 彭雷 伍光良 htli zjzhaokeqin yangb919 shengjianguo chaij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