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xun123 行为上循规蹈矩,思想天地放荡不羁。

博文

春天在哪里?

已有 3463 次阅读 2008-2-29 09:56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春天在哪里

谢绝转载

 

黎在珣

 

 那场令人不堪回首的冰冻灾害终于离我们而去。

看着电视上不断回升的气温,感受着窗外拥进来的亲切无比的阳光,心里充溢着盎然的春意。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时节,如果是古代,那些多情的骚人墨客会结伴或郊游或踏青,去享受自然的赐予,去抒发内心多彩的情怀。

在我们这个年代,尽管我们的足迹可以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但足迹留给我们的东西却越来越少;我们的社会关系可以遍及全世界,但这种关系维持的时间却越来越短暂。

在那个春姑娘兴奋得翩翩起舞的烂漫日子,某广播台正通过播音员柔美的声音向尊敬的听众兜售他们的特色服务:只要每人交120元,他们就可以帮助你找到春天。始觉荒唐,既而有些释然。在这个浮躁而多变的时代,或为生存或为脸面或为尊严或为虚荣,人们步履不得不匆忙,往往因此而变得冷漠起来,结果因为寡情而对外物视而不见。就像参加赛跑的马,拼命地往前跑,实际上,除了终点处的白线外,他们什么都看不见。因此,尽管浅笑的春阳在不远处向他们招手,但他们仍然需要别人帮助指点;尽管有古人的提示:拂地杨柳醉春烟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书,群莺乱飞,但他们仍然看不到。

浮躁、多变、冷漠和寡情不止模糊了我们的视觉,也不止模糊了我们的听觉,还麻木了我们的心灵。为了满足我们喜新、求多的满足心理,有那么多人趁人之危干着损人利己的事;为了满足我们喜新、求多、善变的享受心理,有那么多人过着连续多次的一夫一妻制或多妻生活;为了满足我们喜新、求多、善变的心理欲求,才有那么多人花钱雇别人替自己陪伴孩子,让孩子用录像和电脑游戏消遣;也正是能够不断满足我们的喜新、求多、善变的心理,我们和孩子都不再像过去那样感到快乐,因为我们的幸福感所仰赖的亲密感正在丧失。而且,本该是最慷慨最善良的青春王国也面临着崩溃的危险,你看,他们的眼睛显得阴冷,他们的瞳仁里散发着寒气。

营养不良,和消化不良一样,不仅是胃的事,也可能是心灵的事。一个美国老牌歌星曾感伤地说:一次,在表演间隙,有人递给我一份电报,是我的妻子拍来的,我们的第四个孩子出生了。突然,我觉得很难过,每一个孩子出生时,我都不在家,我的妻子独自承担养育孩子的辛苦。我从来没看过孩子们走第一步的样子,他们天真的哭、笑,我都没听过,只有太太那里得到间接的描述。我和我的朋友也疏远了,我好久没去摸书本,或者看看花园里的树木。我曾经答应和妻子一起去度假,却总因为忙碌而取消……

尽管去年的冰冻灾害几十年一遇,但我们大多数人都比那位美国老牌歌星幸运。不过,许多人在享受春日阳光般温暖的同时,也有一些人在承受着比冰冻更刺骨的寒冷。

俄国诗人尼古拉·马克西莫维奇·明斯基深有体会地说:给予辛苦不已的人生以安慰的,不是来自哲人的著作,也不是来自诗人的甜蜜的杜撰,不是来自战士的赫赫功勋,也不是来自禁欲者的苦苦修炼,而是来自美好生命的再生:心灵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循环/看,我又回到童年的梦幻。让我们期待那些冰封的情感能够随着暖阳的到来而复苏。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17-16542.html

上一篇:一只猪和许多狗的故事
下一篇:复制仿制就是弘扬发展?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