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taoLi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taoLiu 分享科学,体味人生

博文

旋转导数——一种新导数

已有 515 次阅读 2025-11-9 16:30 |个人分类:科研随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作者:柳林涛

摘要

传统微积分建立在平移群之上,其导数定义体现的是线性加法极限。该体系在描述直线传播、平移速度与力学量时完备,但对于旋转、环流、相位卷绕等现象,只能借助二阶或经验项表达。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导数——旋转导数(Rotational Derivative),以刻画非平移型的局部变化率。它以相位守恒为出发点,将旋转视为一阶几何过程,从而统一了线性传播与旋转运动的波动描述。

一、引言

从牛顿到黎曼,导数的定义始终基于可加空间:

                        df/dt=lim△ t→0(f(t+△t)-f(t))/△t.

这一定义假设变量在实数线或可加流形上连续变化。然而,自然界中存在广泛的旋转与卷绕过程——行星公转、自旋、涡旋光束、量子轨道——其变化率并非加法而是旋转群 (SO(3)) 的乘法。传统导数难以直接描述这种“绕”的变化。

二、旋转导数的定义

2.1 群极限思想

若某量 (f) 在旋转群中演化,则时间增量应表现为群元作用:

                        R(t+△ t)=e^△tω×R(t).

因此导数应取群乘极限而非加法极限。

2.2 定义

对任意标量场 Φ(r,t) 和速度场 v(r,t),定义旋转导数为:

                        DΦ/Dt=-dθ/dt - v×▽φ.

其中Φ=φ(r)-θ(t), 其中φ(r)=ln(r)为径向相位;也就是原本标量Φ,求时间导数后变为矢量。

若 ({DΦ/Dt=0),则称系统处于旋转相位守恒状态。对应的旋转频率(角速度)为

                        ω=k× v, k=▽Φ

注意:Φ=φ(r)-θ(t), 其中φ(r)=ln(r)为径向相位; /t=ω

三、基本性质

  1. 线性性:D(aΦ_1+b\Φ_2)/Dt=aD\Φ_1/Dt+bD\Φ_2/Dt.

  2. 链式法则:对复合函数 (F(Φ)),D F/Dt = (dF/dΦ)(DΦ/Dt)。

  3. 传播–旋转对偶

    •  DΦ/Dt=Φ/t+ Φ.

    • ⇒  ω= v

    • 旋转导数:DΦ/Dt=⊿Φ/⊿t+ v×▽Φ.

    • ⇒  ω=k× v

  4. 几何正交性: 

                    k⊥ v,三矢量 ( k, v,ω}) 构成右手系。

四、物理含义

  1. 速度定义                v=ω×r.

    旋转导数使这一定义成为推论而非假设。

  2. 角动量守恒                L=mr× v=m r2ω                dL/dt=0  {中心力下}.

  3. 相位守恒积分式                ∫| k|ds=∫|ω|dt,         适用于传播与旋转两类波动。

五、潜在应用

  • 天体力学:行星轨道与自转可直接由旋转导数描述,角动量守恒与面速度恒定成为相位守恒的自然结果。

  • 量子物理:电子轨道、自旋体系的相位演化可视为旋转波,旋转导数为角动量算符的一阶形式。

  • 流体与场论:涡旋、旋转波、磁旋流等可用旋转导数建立更直接的守恒方程。

六、讨论

旋转导数把微积分从平移群推广到旋转群,使得“旋转”成为一阶几何过程。它揭示方向、速度、角速度三者之间的自洽闭环:

                        k= r^/r,  ω=k× v, v=ω×r.

这种闭环几何可同时解释宏观轨道与微观量子态的周期性与守恒性。

七、结语

旋转导数的引入,为描述宇宙中的卷绕、轨道、自旋现象提供了一阶数学语言。它既保留了微积分的极限精神,又补充了旋转群的几何本质。从传播导数到旋转导数,微积分的定义终于覆盖了“直线的和谐”与“圆的和谐”,为更广泛的相位物理奠定了基础。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34454-1509543.html

上一篇:传播型与旋转型波动方程:从相位对齐到频率定轴性
收藏 IP: 58.49.23.*| 热度|

2 宁利中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1 05: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