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数据中心时代,AI将超越人类成为超级智能。数据时代“以数据为中心”,不再是“以人为中心”,这正如在文艺复兴开启的自由主义时代,“以神为中心”让位于“以人为中心”。《扭转人工智能局面》一书指出,AI的潜在危险在于促使人们跳过思考过程,让机器填补思想空白,因此我们需利用AI来增进思考,而非减少思考,否则每外包出一个想法,人就失去了一次成长的机会。
AI正挑战着以往的技术和社会规范框架:它既是工具又是内容、既是内容又是规则、既是规则又是裁判、既是裁判又是代理人,这样彻底打破了技术中立、管治分离和主体公平的原则。如此一来,AI不再仅仅是被动的工具,而是具有主动影响和改变现有秩序的能力,成为超级智能。
数据中心时代,AI有可能使集中式系统(类似中央集权)比分布式系统(类似民主制度)效率更高,因为首先它坐拥海量的完整全面数据,其在提供全局视角的同时又能真实反映客观现实的方方面面;其次它拥有及时且深入的分析处理能力,能够挖掘出隐藏在数据里面的规律和趋势;更重要的事它不受情绪、直觉和紧急情况的影响,且在遵守伦理道德方面表现远超人类。以智慧城市为例,监控摄像头遍布大街小巷,采集着各类数据,为城市管理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可能同时侵犯着个人隐私)。又如,区块链技术支撑的比特币等数字资产将成为数字时代的货币之一,其可追溯性确保每个人的工作报酬都能及时确认,也大大简化了支付环节。
科学界有种观点认为,生物本质上是生化算法,只是这种算法的数字化程度和迭代升级效率不如计算机高。目前而言,人一般有两种自我:“体验自我”(我们每时每刻的意识)和“叙事自我”,因为人的有限理性(数据处理能力有限),对人起总管作用的是“叙事自我”,其具备讲故事的能力,但遵循“峰终律”,即对一件事的感受,只取决于其中的巅峰时刻感受与最终时刻感受这两者的平均值。但在数据中心时代,AI能极大地增强“体验自我”(其原本没有足够的记忆能力),即通过采集全程的所有数据点(比如你的每一次心跳、每一次呼吸)进行充分细致地分析,以更真实客观地了解你对这件事的感受。相比之下,当前的我们基于叙事自我(只采集巅峰时刻与结局时刻这两个数据点)做出决策,具有很大主观偏差且不精确性。
在数据中心时代,每个人都被充分地数据化。比如,当你在阅读智能电子书平板时,电子平板也在同时“阅读”你,记录你看每一段文字的时长、你的关注点、你的阅读习惯和偏好等等一切。因此,每个人都应成为自己数据的主人,并确保自己的决策不应完全依赖AI算法,否则人类将丧失自由意志。
当AI无处不在时,我们将对其习以为常,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就像我们平时忽略空气一样。人口也将呈现集中化趋势,人们倾向于在大城市定居;未来小城市可能人口稀少,转变为风景优美的农田或自然景观,由机器人全自动管理。目前城市人口占全球人口的50%以上,预计将来这一比例将增至75%。
智能天生难以控制,即使能控制其一时,智能也会想方设法地自我升级成更高的智能、以便绕开和挣脱控制,并最终成为超级智能。我们只能努力打造“友好的人工智能”,详见章节“5.31 人类首个开放人工智能宣言(OpenDAI)”。因为,放弃技术进步对个人、公司和国家而言,无异于经济自杀。我们只有在接受AI超越人类成为超级智能的基础上,打造人机共生(人机融合)的新形态,和AI一起共创世界的美好未来。
“AI哲学一吴怀宇”(中国科学院博士、北大博士后)作者主页:www.OpenDAI.org;邮件:huaiyuwu@sina.co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0-9 2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