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畜共患病原体持续威胁全球公共卫生与农业生产。数据显示:超过60%的已知人类病原体是人畜共患的,而75%的新发传染病与人畜共患病有关。这一问题因人口流动、环境变化及畜牧业抗生素滥用等因素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同一健康”理念主张人类、动物与环境健康统筹考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动物源性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及其广泛传播,已向全球警示了动物抗生素滥用的潜在风险。当前研究正聚焦三大方向:阻断病原传播、抑制致病机制、遏制耐药性发展,这需要医学与兽医领域的深度协作。
“人畜共患细菌:感染、致病机制与药物”特刊第一卷上线后取得了显著效果,因此期刊特创建“人畜共患细菌:感染、致病机制与药物 (第二卷)”。本特刊诚邀聚焦以下领域的原创研究论文及综述:人畜共患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致病机制、疫苗研发进展、抗生素耐药性形成机制、替代性抗生素的抗毒力疗法,以及遏制抗生素耐药性发展的其他策略。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12月30日
客座编辑介绍
汪洋 特聘教授
河南科技大学
博士,河南科技大学龙门学者特聘教授,美国Tufts大学和USF大学博士后,加拿大Laval大学访问学者。曾获得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兽医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青年科技奖、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河南省高校创新团队和人才、河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工匠人才”、河南省骨干教师、洛阳市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洛阳市优秀教师、河南科技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青年委员,江西、山东、安徽、河北等省科技项目和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目前主持5项国家自然基金、十三五重点研发子课题1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8个项目。发表SCI论文70余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出版著作6部。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大学生互联网+、大学生挑战杯等国家级省部级20余项。
王少辉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团队首席科学家。现任兽医公共卫生研究室副主任 (主持工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分会理事、国家奶牛疾病防治创新联盟理事等。上海市东方英才、上海市浦江人才、闵行领军人才 (上海领军人才“后备队”)、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青年英才;获得上海市委农办系统青年岗位能手、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上海市闵行区职工科技创新英才等荣誉称号。长期从事畜禽细菌病分子致病机制、新型诊断技术及疫苗研究。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上海职工优秀创新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二十八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金奖、上海市闵行区职工科技创新英才一等奖等奖项。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培养 (含联合培养) 硕士生30余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
第一卷特刊详情页:https://www.mdpi.com/si/128254
第二卷特刊详情页:https://www.mdpi.com/si/241713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microbiolres
Microbiology Research 期刊介绍
主编:Beniamino T. Cenci-Goga, University of Perugia, Italy
Microbiology Research (ISSN 2036-7481) 创刊于2010年,是一个国际化的、经同行评审的开放获取期刊,由MDPI每月在线出版。期刊聚焦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从“同一健康和循环健康”的视角,发表微生物学所有基础领域 (包括应用微生物学) 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
2024 Impact Factor:2.2
2024 CiteScore:2.8
Time to First Decision:20.7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9 Days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27 0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