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蝙蝠狂犬病(4)

已有 393 次阅读 2025-9-7 22:02 |个人分类:狂犬病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蝙蝠狂犬病(4)

Bat rabies(4)

前记: 

   目前国际上关于狂犬病研究最权威最全面的大型学术专著是《狂犬病的科学基础和管控(RABIES: SCIENTIFIC BASIS OF THE DISEASE AND ITS MANAGEMENT)》,简称《狂犬病(RABIES)》。该书最新版(第4版)已于2020年5月面世。

    该书共有22章,其中第7章是《Bat rabies(蝙蝠狂犬病》。

现将此章的内容全文翻译成中文供参考。

第7章 蝙蝠狂犬病(4)

Bat rabies(4)

2. 新大陆(西半球)的蝙蝠狂犬病(续)

2.2 美洲的狂犬病与食虫蝙蝠(1)  

尽管在20世纪早期,牛群狂犬病暴发就与吸血蝙蝠狂犬病病毒(RABV)存在关联,但美洲食虫蝙蝠携带的狂犬病病毒(RABV)直到数十年后才得到充分关注。1953年,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7岁男孩被一只北美黄蝠(Lasiurus intermedius;旧称Dasypterus floridanus)咬伤。研究人员捕获了这只蝙蝠,检测结果显示其狂犬病病毒(RABV)呈阳性;随后男孩接受了暴露后预防(PEP)治疗并存活下来(Venters, Hoffert, Scatterday, & Hardy, 1954)。同年晚些时候,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名39岁女性遭到一只灰毛尾蝠Lasiurus cinereus, Lc)攻击。实验室检测再次确认蝙蝠感染狂犬病病毒(RABV),该女性在接受暴露后预防(PEP)治疗后同样存活(Witte, 1954)。首例确认由食虫蝙蝠狂犬病病毒(RABV)导致的人类死亡病例,是通过回顾性诊断发现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名女性被一只身份不明的蝙蝠咬伤后不久便死亡(Sulkin & Greve, 1954)。数年后的1958年,又记录到第二例病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名53岁女性被一只银毛蝠(Lasionycteris noctivagans, Ln)咬伤,尽管接受了暴露后预防(PEP)治疗,仍不幸死亡(Humphrey, Kemp, & Wood, 1960)。 在这些早期病例报告发布后,多个研究团队启动了主动监测研究,结果发现美国和加拿大境内有多种蝙蝠自然感染狂犬病病毒(RABV),且受感染蝙蝠的地理分布范围广泛(Avery & Tailyour, 1960; Beauregard & Stewart, 1964; Burns, Farinacci, & Murnane, 1956a; Constantine, 1967b; Girard, Hitchcock, Edsall, & MacCready, 1965; Schneider et al., 1957; Sullivan, Grimes, Eads, Menzies, & Irons, 1954; Venters et al., 1954)。尽管咬伤接触仍是蝙蝠狂犬病病毒(RABV)的主要传播途径,但研究人员通过从空气样本中分离出病毒,并通过复杂实验证实该病毒可传播给栖息在巴西无尾Brazilian free-tailed bats大群落洞穴中的圈养食肉动物,证明了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Constantine, 1962; Winkler, 1968),不过这些发现尚未得到充分的科学验证

 早在15世纪末欧洲人抵达美洲之前,蝙蝠狂犬病病毒(RABV)就已在当地传播Hayman, Fooks, Marston, & Garcia, 2016; Kuzmina et al., 2013)。在单系类群 monophyletic group的蝙蝠狂犬病病毒(RABV)中,巴西无尾蝠和吸血蝙蝠携带的狂犬病病毒(RABV)似乎具有基础系统发育关系basal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普通吸血蝠(叶口蝠科,Family Phyllostomidae)外,大多数携带狂犬病病毒(RABV)的蝙蝠宿主来自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而来自犬吻蝠科(Molossidae)的已知宿主则较少Constantine, 2009; Escobar et al., 2015; Gilbert, 2018)。 在分布广泛的宿主中,巴西无尾携带的狂犬病病毒(RABV)在北美洲和南美洲分别形成不同的传播循环;而从加拿大到阿根廷,灰毛尾蝠hoary bats带的狂犬病病毒(RABV)传播则似乎构成一个单一循环(Pinero et al., 2012)。智利是南美洲唯一报告巴西无尾蝠和灰毛尾蝠为主要蝙蝠狂犬病病毒(RABV)宿主的国家,这很可能是因为普通吸血蝠在该国的地理分布范围有限(Escobar et al., 2013; Yung, Favi, & Fernandez, 2012)(2B)。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的链接:

权威的大型学术专著《狂犬病(Rabies)》最新版已面世 (https://mp.weixin.qq.com/s/7v3fyBpGaHqHUZbZgPc3fw

应科学评估蝙蝠狂犬病在中国的危害程度和风险等级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版》存在的一个问题 (2023-10-06)

蝙蝠狂犬病(1) 2025-09-02

蝙蝠狂犬病(2) 2025-09-03

image.png蝙蝠狂犬病(3) 2025-09-05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7754-1500874.html

上一篇:蝙蝠狂犬病(3)
收藏 IP: 117.152.20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8 07: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