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16日,《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揭晓,26岁的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生庞众望入选。组委会给予他的颁奖词:背影留给坎坷,笑容交给阳光,名字里写着责任,步履中充满力量,磨砺过的剑,破茧后的蝶,你一直向前,一直向上,不辜负妈妈的目光,不辜负时代的期望。
1999年2月,庞众望出生于河北沧州吴桥县庞庄村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母亲庞志芹下肢残疾行动不便,不识字的庞志芹为儿子取名“众望”,她说:“这孩子是我最大的希望,我自己一辈子没读过书,可羡慕读书的了,就想让他能读,尽量读好书”。庞众望他自己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命悬一线,6岁那年,靠村里20多户筹集的4万元善款完成手术,重获新生。为偿还债务、补贴家用,他经常捡废品卖钱;母亲重病时,他挨家挨户借钱救母。
2017年,庞众望高考考出了理科684分的好成绩,并获得清华大学“自强计划”最高60分的加分,最终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2020年,庞志芹因病住院,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完了自己48年的人生。母亲病危之际,庞众望以直博资格的喜讯慰藉其最后的时光。临终前,庞志芹留下嘱托:“为国家做贡献”。
2021年,庞众望本科毕业后,继续留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攻读博士学位。
博士期间,他在洗澡时突发灵感,连夜推导构建出光网络形变监测系统的核心算法并获批发明专利。庞众望将获得的专利转化收入全部捐献给公益组织,并以母亲的名字设立了“志芹助学金”,累计捐款数百万元,还设立关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基金。
从捡废品的孝心少年到清华博士,庞众望的26年,是个人与家国的“双向奔赴”。他的故事让我们看见:苦难从不定义人生——心向阳光者终将撕裂黑暗;知识不仅改变个体命运——更在“卡脖子”领域筑起长城;真正的感动——是把“众望”化为千万人前行的火种。正如他常说的那句:“我要坚定地走下去”。这不仅是庞众望的誓言,更是一个民族奋进的基因密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2 0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