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rong071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rong0718

博文

AI视频《诗僧傲骨:贯休传》

已有 557 次阅读 2025-8-12 20:15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尝试新技术(对我来说的新技术),用《高僧与名橘》的微博博文,借助AI制作了一个短视频,AI给的标题是《诗僧傲骨:贯休传》

诗僧傲骨:贯休传-Seko-2025-08-10+18_32_10.mp4

原博也即喂给AI的文档内容如下:

唐末五代有一位诗僧贯休,他最著名的诗句,可能不少人都听说过:“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这是献给吴越王钱镠(liú)的诗,据说钱镠尤其喜欢这两句,不过意有不足,要求贯休将“十四州”改成“四十州”,贯休答:诗亦不可改,州亦不可加。扬长而去,入蜀后不知所终。

其实吴越王钱镠并不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更乐意搞好自己那几分地盘的建设,守土安民,大约不会想着“四十州”。

不过,当成一个故事,来看看贯休这位诗僧的才华与傲骨,还是不错的。

贯休当时是为了避开中原的战乱,来到吴越之地。因此他也游览了吴越名胜之地:太湖。

在太湖的洞庭山上,贯休也看到了有名的洞庭橘,有感于心,写下《庭橘》一诗:

“蚁踏金苞四五株,洞庭山上味何殊。不缘松树称君子,肯便甘人唤木奴。”

——眼前这数株橘树,已经成熟,橘子金黄朱红,就如同那层层叠叠的蚂蚁一样,密密麻麻地挂在枝头,洞庭山上的橘子向来有名,它的味道特别甘美,与寻常橘子不同。世人称松树为君子,因为松树四季常青经冬不凋,就像君子一样有着高洁忠贞的品格;橘树也有着同样的品格,怎么甘愿被世人称为“木奴”?

将橘树称为“木奴”,来自于汉末丹阳太守李衡,李衡遗留给家人千株橘树,说:“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亦当足用尔。”

橘树的经济价值很高,因此被李衡等同于家中劳作的奴仆,千株橘树便如同千名奴仆,足以维持一个大家族的日常用度。

贯休认为以橘树的高洁品格,还有洞庭橘那超出于凡橘的甘美品质,绝不能称之为“木奴“。

对于很有傲气与傲骨的贯休来说,想来是以己推橘,因此对这个称呼很是不满。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45606-1497427.html

上一篇:骆宾王心中的“橘”
下一篇:AI视频《捧剑仆:问道汉月》
收藏 IP: 223.146.46.*|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15 0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