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吕启祥简介《红楼梦大辞典》【《红楼梦会心录》(贯雅1999.4)】

已有 547 次阅读 2025-7-30 20:10 |个人分类:个人所藏资料|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吕启祥简介《红楼梦大辞典》【《红楼梦会心录》(贯雅1999.4)

黄安年推荐 黄安年的博客第2025730日发布,第37106

        【个人所藏资料  学术研究】

 

《红楼梦》这部作品,由于它独特的文化品格,即涵量丰富、表现精粹,因而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有一种集大成的风姿,成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阅读和理解《红楼梦》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提高文化修养和丰富精神生活的一种需要,研究红楼梦学问的“红学”,也日益成为一门具有自身特点和范畴的引人入胜的学科。

为适应广大《红楼梦》爱好者和研究者的需要,近年来已有几种《红楼梦辞典》问世。它们或侧重语词,或侧重赏鉴。长久以来,我们就有一种心愿,渴望编写一本规模较大、在文化涵量和学术信息方面能与《红楼梦》相称的辞书。即将出版的这部《红楼梦大辞典》就是这种心愿的实践。编写组力求这部辞典,能够成为红学知识的总汇,红楼文化的缩影。正如凡例开宗明义所说,本书是百科性质的专业辞书,兼顾知识性、工具性和学术性。

作为红学知识的总汇,收词力求详备。全书一百六十万字,近两万个条目,分上下两编及附录。上编包括小说正文各类辭条,计有:词语典故、服饰、器用、建筑、园林、饮食、医药、称谓、职官、典制、礼俗、岁时、哲理、宗教、诗词韵文、戏剧、音乐、美术、游艺、红楼梦人物、文史人物、地理等类。下编包括正文以外各类辭条,计有:作者家世交游、红楼梦版本、红楼梦译本、红楼梦续书、脂砚斋评、红学词语、红学书目、红学人物等类。另有附录数种,即附录一,曹雪芹与《红楼梦》研究史事系年;附录二,红学机构、刊物、会议便览;附录三,《红楼梦》人物表; 附录四,曹家世系表;附录五,大观园图。从以上所列的辭目范围来看,可以见出这部大辞典是将“红学”的各个方面尽可能地包罗了进来,通常所说“曹学”、“脂学”以至红学史的基本知识都应该是“红学”的组成部分,都以辭条形式加以收列。比如作者家世收录了有关人名、故实以及背景材料。又如脂砚斋评单独成类,收录了评者及评点术语、某些引语的出处来历,以及备查的佚稿线索。再如红学书目是对历来红学研究论著的提要,把它同红学研究的条目相参照,辅以附录的“史事纪年”,即可得到有关红学史的最基本的知识。

就《红楼梦》正文的辭条而言,力求在已有的各种注释和词典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充实和修正。比如其中的“称谓”、“礼俗”、“岁时”等类别是在编写过程中新增出来的,考虑到今天的读者对旧时代的社会生活已相当隔膜,即如看来很普通的“姑娘”这一称呼便有多种涵义,不弄清楚会影响对人物关系的理解。因而,辞典尽可能为读者提供一些社会的、历史的、民俗的知识。从这一角度出发扩展词条、充实内容。同样,在名物方面如器用、服饰等类也力求详备充实。有的词语,现行的注释和辞典虽已收列,但释义并不准确。如五十一回“宣石”一条,过去在新校本注释中曾误释为一种“质地疏松多孔隙易吸水的石头”,嗣后出版的几种辞典也大体沿袭了这一说法。而其实“宣石”是一种“石质坚硬、石质洁白”的石头,以产地安徽宣城而得名。明.计成《园冶》卷三:“宣石,产于宁县所属,其色洁白,多於赤土积渍,须用刷洗,才见其质。….. 惟斯石应旧,愈旧愈白,俨如雪山也。一种名“马牙宣”可置几案”。宁国今属芜湖,明属宣城。计成是明代造园叠石专家,谙熟石性;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也有宣石叠山的记载。可见宣石不是质地疏松吸水的,结合小说所写点缀在水仙盆中,也应以坚实色纯为宜。辭典编写者经过认真审辩查考,将该词条作了新的解释并引用所据材料,以期在释文质量上有所提高。至于那些《红楼梦》作者创造的特有的词语,如“意淫”、“禄蠹”、“石头”、“护官符”、“密青果”、“冷香丸”、“大观园”、“ 鶺鸰香念珠”等等,虽分属相关各类,都尽可能结合小说中的特殊含义给以解释。有的词语如“罥烟”是对女主人公林黛玉外形特征的重要描写,亦为其他古典小说所未见,且在《红楼梦》其他版本中有异文(“笼烟眉),因而,在释文中除指出这是一种浅淡的眉型,“罥”字的音(juan绢)义(挂)而外,最好能找到“罥烟”二字连用的例证。在曹雪芹好友敦敏的《懋斋诗抄》中,确有此用法:“遥看丝丝罥烟柳,坐听细细打窗篷”(见《晓雨即事》诗)罥烟正可形容黛玉眉毛犹如水墨画中飘挂在山腰的轻烟。总之在编写中既重视一般的文化背景、较多地征引材料;又注意到小说特有的内涵寓意,给以相应的解释说明,目的都在於帮助读者更确切深入地理解作品。

由于红学是一门争议很多的学问,本身处在发展探求之中,因此,对于各种问题,辞典理应采取客观的态度。为了方便读者,对于那些众说纷纭、尚无定论的问题,尽量将各种说法或基本材料介绍出来,供读者思索参考。比如王熙凤判词中的“一从二令三人木”就有十几种以至几十种解释,在辞典允许的篇幅内尽可能地择其要点给予介绍。又如探春理家时提到“朱子《不自弃文》”,朱子是否即为朱熹,《不自弃文》是否伪托,也不宜完全肯定,辞典中因将该文引出,供读者自己判断。有关作者生平家世方面的争议更多,生卒年、籍贯、旗籍等均简介各观以备考,有些文物、遗迹,是非真伪难定,则将有关资料收录,以利进一步研究。后四十回著作权虽有不同意见,辞典依据学术界一般说法,将高鹗、程伟元生平及交游材料就编者见闻所及加以收列,其母的也在于为读者提供方便,租促进研究。此外,这部辞典由于并非赏鉴性的,因而在1涉及小说人物等类词条中,一般不作 评论分析,只对各该人物的身份地位情节故事作一提要,“引得”作用,以省读者检阅之劳。诗词韵文类一律附有原文,在解释中涉及化用前人诗句时尽量举出全诗,这些做法,都是为增强辞典的工具性和学术性所作的努力。

《红楼梦大辞典》由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红楼梦研究所组成编委会,约请所内外同志协力编写。除红学本身外,尽可能约请各方南学有专长的行家撰写成审稿,如服饰、器用、见建筑、饮食、医药、宗教、美术等等,都是如此。这对于提高辞典的学术质量大有助益,也说明这部辞典是红学与相关学科共同的学术成果。

照片9张,拍自贯雅书局

1DSCN9594.JPG

2DSCN9595.JPG

3DSCN9596.JPG

4DSCN9597.JPG

5DSCN9598.JPG

6DSCN9599.JPG

7DSCN9600.JPG

8DSCN9601.JPG

9

DSCN9630.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495866.html

上一篇:傅憎享先生致信吕启祥【1987.8.7】
下一篇:吕启祥文《红楼梦大辞典》编纂旨趣述要【商务增订版2015.12】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1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