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ojiesz 诗人、学者

博文

[转载]王思媛:寻觅生命的本味——郭杰诗集《月光下看海》读后(原载《云浮日报》2025年7月17日)

已有 456 次阅读 2025-7-25 23:16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文章来源:转载

 

诗歌中的意象,既是创作者对世界的情感投射,也是文化记忆的浓缩符号。郭杰诗集《月光下看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25),通过月、海、故乡这三种意象,集中表现了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哲思。

“月色如水/荷一柄长锄/从田间漫步而归/任沁凉的露水沾湿衣角/而悠长的思绪/随夜风自由飘动。”在郭杰的诗性宇宙中,他以月亮为笔刃,将往事镌入永恒的诗行。月,是回忆的打捞者,在岁月的长河中淘洗生命的碎片。诗人静静地倾听大自然的呢喃,将躁动的心紧紧包裹在自然中。此时,月亮不再与感伤情绪相勾连,它被还原成月亮本身,成为一种中性的符号表征。

大海作为与人类实践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物象,它既是人类渴望征服的对象,也是人类企盼自由的情感载体。“这一刻/我的心已飞到海上/倾听万顷波涛吟诵的诗行。”日常生活中,人往往成为维持运转的“部件”,不免被周而复始的时间表所拘,一方面不断产生出“单向度的人”,另一方面也使人再次觉醒。这种内在张力,成为诗人乃至每个现代人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海洋的辽阔,足以包容被现世困扰的疲惫,重燃人们对生活的向往。

在《月光下看海》中,故乡是郭杰旅途中的歇息处,连接过去与现在。故乡不仅是脚下的土地,也是精神寄托。故乡与诗人的经历融合,成为他思乡情感的象征。在《游子吟》一诗中,诗人将形而上意义的故乡具象化,使之成为富有特殊情感的审美喻体。正如诗中所言,“游子回到故乡/像婴儿回到摇篮/摇篮摇啊摇/到处是亲人的笑脸//游子回到故乡/像种子回到春天/雨露轻柔滋润/阳光无比温暖”。可以说,故乡既是孕育诗人肉身的母地,也是寄寓其理想精神的皈依之处,体现了诗人寻找精神家园的渴望。

   由上所见,诗人以月、海、故乡的三重意象,组成了一个区别于外部现实世界的诗意空间。这些意象彼此渗透,在情感的荡涤中,不断召唤着人们更充沛的激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43637-1495235.html

上一篇:郭杰会长诗集《月光下看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转自“广东诗词”)
下一篇:[转载]一个渴望“被读懂”的诗人(转自“网易”)
收藏 IP: 120.229.207.*|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2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