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有很高的壁垒。民企搞研发得一家一家找优势科研团队,要付出极大的时间成本。”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发展部负责人陈号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坦言。但这一困境正在迎来转机——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以下简称“民企联合基金”)的正式设立,作为首批参与企业的代表,陈号近期密集收到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临床机构的合作咨询。“这个创新平台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贯通。”陈号说。
6月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与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协合医疗用品有限公司、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等4家民营企业签署协议,共同成立民企联合基金,三年内共出资4.29亿元。
随后发布的《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指南》显示,2025年度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以重点支持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资助期限均为4年,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220万元/项。项目涉及“重症感染后免疫衰老及调节失衡的机制与重塑策略研究”“子宫内膜微循环超声可视化动态评估与分子机制研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候选药物研究”等。
“过去企业有需求,但不一定能找到最好的科学家;科学家实验室的工作很好,但不知道企业需求在哪,所以我们希望能搭建一个平台。”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窦贤康表示,此次民企联合基金签约,标志着民营企业正式以“出题人”身份参与国家基础研究。
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李新胜看来,民企联合基金的设立有望把“各干各的”,变成真正的产学研用协同。陈号表示,民企联合基金将构建“多方共赢”的创新生态——通过国家平台的资源整合,企业需求与科研优势精准对接,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产业应用形成闭环,不仅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科研对接成本,更搭建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高速通道,让创新要素在市场需求的牵引下实现高效配置。
窦贤康表示,自然科学基金委试点与民营企业共同设立民企联合基金,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引导和鼓励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吸引和集聚全国优势科研力量,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聚焦关键技术领域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
杭州协合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晶表示,此次民企联合基金签约深感责任重大。齐鲁制药有限公司隶属于齐鲁制药集团,该集团副总裁张明会表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作为支持,就很难实现原始创新的“0到1”,也就没有产业创新的“从1到100”。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联合基金,我们收到了企业迫切寻求创新发展的信号。”窦贤康表示,此次民企联合基金之所以选择医药企业作为突破口,是因为近年来医药行业发展速度快、创新需求旺盛,但民营药企规模有限、科研基础相对薄弱,急需支持。
同时,窦贤康也希望向外释放一个信号:希望撬动社会力量多元投入基础研究,和更多优秀民企合作。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我们一定要把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之间的桥搭起来,让基础研究迅速转化为国家经济实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5 06: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