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小时吸氢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最近几天,连续三篇关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研究。其中一篇是对心脏保护效果的研究,一篇对肠粘膜损伤的研究,但后者效果阴性。这一篇延续了氢气对脑损伤保护的效果。
与单独采用治疗性低温(TH)相比,联合治疗性低温与24小时氢气(H₂)吸入可减轻缺氧缺血(HI)损伤潜伏期仔猪的癫痫发作负荷。尽管如此,在复苏后的最早阶段,氢气吸入的作用尚不明确。
缺氧缺血损伤后,将17头日龄≤24小时的仔猪分为两组:缺氧缺血损伤组(HI组,n=8)和缺氧缺血+氢气组(HI-H₂组,吸入2.1%–2.7%氢气,持续6小时,n=9)。在缺氧缺血损伤后6小时内,监测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恢复至正常背景的时间(RT-aEEG),并计数未受损神经元数量。
两组仔猪在损伤后低振幅(<5 μV)脑电图的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尽管两组的RT-aEEG无显著差异,但HI-H₂组的未受损神经元数量显著高于HI组(p<0.01)。
从复苏开始吸入6小时氢气,与未治疗组相比,可显著增加未受损神经元的数量,尽管两组在RT-aEEG上无差异。即使在功能恢复延迟的仔猪中,6小时氢气吸入仍能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1. 研究背景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人类新生儿死亡和残疾的最常见原因,常伴有持久的运动、感觉和认知障碍。治疗性低温(TH)是目前唯一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单独使用不能预防所有婴儿的脑损伤,急需新的神经保护药物。
2. 研究目的
探究在复苏后6小时内吸入氢气(H₂)对猪仔神经元是否有保护作用,尤其是在功能恢复延迟的情况下。
3. 研究方法
动物模型
选取28只新生猪仔(≤24小时大),其中17只符合条件被分为两组:HI组(单纯HI损伤,n = 8)和HI - H₂组(HI损伤加H₂气体吸入,n = 9)。
通过降低吸入氧分数(FiO₂)诱导缺氧,持续30分钟,然后进行复苏。
干预措施
HI - H₂组在复苏后吸入2.1% - 2.7%H₂气体6小时,H₂浓度根据每个猪仔的氧需求调整,一般在2.1% - 2.7%之间(FiO₂范围0.21 - 0.4)。
使用便携式气体监测器测量H₂气体浓度。
数据收集与分析
生理变量监测:麻醉、通气期间监测动脉血气、葡萄糖、乳酸和血红蛋白水平等。
aEEG监测:使用aEEG监测神经活动,测量相关参数如低幅EEG(LAEEG)持续时间、正常aEEG背景恢复时间(RT - aEEG)等。
组织学评估:在HI后6小时对猪仔大脑进行灌注固定,进行组织学检查,计数各区域未受损神经元数量。
统计分析:使用GraphPad Prism 9.3.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等。
4. 研究结果
血液气体和葡萄糖分析
HI组和HI - H₂组HI后血液气体和葡萄糖值无显著差异。
aEEG分析
两组LAEEG - AI和RT - aEEG无显著差异,HI组有2只猪仔出现爆发抑制背景,1只出现癫痫持续状态;HI - H₂组有2只猪仔出现爆发抑制背景,2只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HI - H₂组未受损神经元数量显著多于HI组(p < 0.01)。
相关性分析
在HI组中,LAEEG - AI越长,异常aEEG背景持续时间越长,未受损神经元数量越少;RT - aEEG与LAEEG - AI呈正相关(r = 0.75,p < 0.05),与未受损神经元数量呈负相关(r = -0.98,p < 0.0001)。
在HI - H₂组中,LAEEG - AI与未受损神经元数量无明显相关性,RT - aEEG与LAEEG - AI、未受损神经元数量也无明显相关性。
5. 研究结论
复苏后6小时吸入2.1% - 2.7%H₂气体可显著增加未受损神经元数量,即使在功能恢复延迟的猪仔中也有神经保护作用,尽管对正常EEG恢复时间无影响。
H₂气体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在HI脑病的潜伏期更明显,其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可能起重要作用,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其长期效果和作用机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3 2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