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谋按:2025年7月6日,圕人堂QQ群中有一场风波,我将其命名为“圕人堂词条风波”,特此予以摘编。备忘兼分享。
7月6日,我在圕人堂群中发信息:“一千人眼里可能有一千个甚至更多个圕人堂。留意到B度百科‘圕人’词条。该词条可以说是相当不靠谱的。但或许可以说是‘有人‘眼里的圕人堂。“从2014年5月10日建群以来,圕人堂自身一直在积极做“科学普及”工作。最近的宣传为:
圕人堂的昨天、今天与明天.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92043.html
2025-7-2 14:59
圕人堂QQ群,不仅仅是一个QQ群。目前已发展为“圕人堂服务体系”。 圕人堂服务体系为一体两翼一检索平台,以圕人堂QQ群为体,以“科学网图谋博客圕人堂专题”及“圕人堂微信公众号”为两翼。“一体两翼”的载体是《圕人堂周讯》。一检索平台指“圕人堂QQ群知识库”(http://tuan.pub/)。《圕人堂周讯》将圕人堂QQ群、科学网图谋博客圕人堂专题、圕人堂微信公众号融为一体,成为圕人堂服务体系的“融媒体”(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
圕人堂的11年征程,见证了从“聊天群”到“服务体”的质变。其未来不在于规模扩张,而在于如何让开放共享的精神持续滋养行业生态——当每个参与者都能成为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与受益者时,圕人堂便真正成为了圕人永不落幕的精神家园。”
麦子:(B度百科)这词条是谁写的? 你能去改吗?
图漾:@麦子 和V基百科一样,谁都可以改,但是会有审核。@图谋 该词条像是ai生成的。
麦子:@图漾 这样的话,这个错误就应该由本堂来纠正了。
图漾:本堂可以编纂圕人堂词条,但圕人词条解释权不归本堂,换句话说,你可以改,别人可以再改。”
图谋:刚刚测试了一下文心一言(文心 4.5 Turbo),发现其引用B度百科,将错就错。圕人堂与“圕人学堂”混为一谈。B度百科词条,早年我是实际创建过的,太费劲了。“图谋博客“最初的词条是我自己的创建的,后来改的样子,越来越走样了。
麦子:所以这B度词条的质量和V基不是差一个半点。我有个点子:写个标准的,放在维基上,B度百科也无所谓了。
图谋:谁愿意写谁写。写不写无所谓。(一般情况下,公众无法访问V基)这就是现状。圕人堂从2004年5月10日创立至今,已11年有余,也可以说是生长着的有机体。要写好这个词条并不简单。
宋晓莉.圕人堂QQ群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山东图书馆学刊,2020,(05):13-15,34.
摘要:本文以圕人堂QQ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特征及实践发展的历程进行研究分析,认为专业性是图书馆网络社群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源泉,深度用户的积极参与、议题交流机制的形成、《圕人堂周讯》的连续发布等都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圕人堂网络社群的建设和发展,为图书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领域。
麦子:@图谋 做什么事,做和不做不同,如果整天想要一步到位,那基本什么都干不了。这个群本身就是千疮百孔的东西,如果想太多,那是不是要把这个群关了?另外,世界上恒定不变的东西还有吗?
图谋:事情并不是那样。
麦子:其实完全可以征集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大家反复在这里改,这比这整天说什么“名人”传有建设性的多。
图谋:这么多年,实际上图谋一直在做这方面的事情。最近一次是7月2日。最早一次是2014年5月10日。圕人堂服务体系“融媒体”的故事.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85140.html
图谋按:本文原型为王启云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I 图情知识服务平台”邀请录制《圕人堂服务体系“融媒体”》课程内容,借助文心4.5 Turbo改写成《圕人堂服务体系“融媒体”的故事》。
麦子: 我不太喜欢颂扬体。
麦子:(麦子用生成式AI生成了一个词条。)如果没意见,我就发到维基了。沉默也就是没意见。
图谋:生成式AI生成的一些内容是挺不靠谱的。“该社区由*****赣榆职业技术学院“,这是子虚乌有的。那条生成式AI生成的内容,有不少不靠谱的地方。同B度百科那条存在的问题是相似的。地球上根本不存在”*****赣榆职业技术学院“,这也给造出来了。
麦子: 我也想不起来你的学校,所以让你改,你不改,只能这样。话语权是要说了才有的。有话语权的时候不说,那还不如没有话语权。
图谋:那绝对是误解。我表达的是没人在乎。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生成式AI对圕人堂的感知与认知,原始素材有圕人堂服务体系的痕迹。(麦子老师生成的)那条信息中还有不少地方是有问题的。比如“2014年5月9日在QQ平台上创立“,圕人堂创立时间为2024年5月10日。“社区自2016年起通过微信公众号“打赏”筹集发展经费,不接受个人捐助,所有收支记录公开透明。”,这也是错误的。圕人堂微信公众号2018年6月12日才开设。类似事实性数据错误还有不少。用圕人堂服务体系语料喂生成式AI,实际测试了好几年。近年好歹看到一些进步。
圕人堂(LibChat)是一个由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相关人员组成的在线交流社区,旨在促进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相关领域的专业讨论、行业交流、信息共享及资源与人脉的汇聚。该社区由图谋(libseeker)于2014年5月10日在QQ平台上创立,群号为311173426。其名称“圕”取自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于1924年创造的汉字,意为“图书馆”。“圕人”指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相关人员。它包括图书馆员、图书情报专业教师和学生、图书馆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主管部门、相关资源商、硬件商、平面媒体等等)。圕人堂目前已发展为“圕人堂服务体系”。 圕人堂服务体系为一体两翼一检索平台,以圕人堂QQ群为体,以“科学网图谋博客圕人堂专题”及“圕人堂微信公众号”为两翼。“一体两翼”的载体是《圕人堂周讯》。一检索平台指“圕人堂QQ群知识库”(http://tuan.pub/)。《圕人堂周讯》将圕人堂QQ群、科学网图谋博客圕人堂专题、圕人堂微信公众号融为一体,成为圕人堂服务体系的“融媒体”(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
该“词条”400来字,供参考。
麦子:好的。
(图谋注:此时已是23:55,图谋下线休息。)
----------------------------------------------------------------------
7月7日,5:10分开始,通过小窗用了一个小时向麦子老师进一步解释说明。摘录部分内容:
图谋:邱老师,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我很抱歉!主要原因是我受到刺激了。一大早有人转发攻击圕人堂的推文。有些攻击内容是不可思议的。刺痛我的是:“和一些心术不正的厂商暧昧。“转发这条言论的成员,自己感觉到不妥。给我发小窗信息让我撤回信息。我给她解释说明我不宜撤。结果她还生气了。一边说着“明白明白”,一边立即退出圕人堂群。
麦子:我倒是蛮吃惊的,……,你看不惯这个群(这么大的群,什么样的人都有,众口难调),退出也就退出了,但也没必要这样。我看你还是大人大量,尤其没必要正对性地回答其中任何一条,清者自清。否则,实在不值得。千万不能撤,因为撤了,就说不清了。
图谋:当前做点事情,真的太不容易了。
麦子:当然是这样,所以不能对人对事太当真。
图谋:昨天晚上您提议的关于写词条的建议。真的不是我没写,我一直在写,不好写。
麦子:我很想做这事,反正可以反复改。
图谋:这非常好。
麦子:不过,我没有做过,需要审查时间。登记后四天,修改10条词条,反正不急。
图谋:我是因为做过了。包括在V基百科写词条,我早年也是写过的。我自己写,一个是想获得通过也并不容易。比如说要求提供权威出处。若干表述,实际上可以说属于圕人堂原创。找“背书”的不容易。再一个是,很可能会被他人改掉,且有可能面目全非。我采取的做法是“我的地盘”,持续反复地做工作。我昨晚(在大窗中)分享的截图可见一斑。2015-2019年,我的先后出版的3本博客书,每本博客书中有“圕人堂梦想与实践”内容。也算是一种努力。只是书的读者太少。而且当前出书的门槛很高,费用也很高,再正式出版的可能性很小。V基百科词条的质量相对高一些。早年给我的体验,确实也不好。而且还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这个网站被限制访问。倘若我写这个词条,相当于授人以柄。这是忌讳的。昨晚您编写的那条词条。我有两个地方不满意。第一个地方是不适合公开暴露自己。这么多年,我使用图谋等马甲是在做防护。背后的情形,相当复杂。我一旦暴露自己,很可能会连累工作单位。比如说,我挨骂的时候,工作单位也被一块骂,工作单位很可能会选择同我“划清界限“,这就麻烦大了。……“社区自2016年起通过微信公众号“打赏”筹集发展经费,不接受个人捐助,所有收支记录公开透明。”,这也是错误的。圕人堂微信公众号2018年6月12日才开设。类似事实性数据错误还有不少。这条信息还涉及较为敏感的圕人堂发展经费化缘问题。圕人堂的基本运行,若干环节是需要花钱的。靠“打赏”是靠不住的,而且“打赏”实际上就是一种个人捐助形式。涉及钱的事情很敏感。化缘工作实际很不好做。当前我采取的做法是,找人筹集一点,筹集不到自己垫上。持续捐助圕人堂的为常*(圕人堂成员,世界艺术鉴赏库负责人),大致为每年捐助一万元。一万元是不够的,我还得想办法另筹。有些钱给我也不敢要,因为“拿人的手短”,而且实际上并不是我个人拿,我只是经手者。
另,某君曾于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担任****大学图书馆馆长。某君说:“高校里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图书馆不再是知识与学术的中心,同学到图书馆来再也不是借书读书,而有求知的问题只须找百度百科、知乎、豆瓣,甚至是通过算法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组织知识的某包、某K以及DS。”种种原因,当前的怪现象确实多。怪现象的具象化。图书馆生病了,还病得不轻。图书馆家属及亲属们商议。有的提出,该去ICU抢救;有的提出,保守治疗,顺其自然;有的默不作声,甚至有的兴高采烈,选择了CU(See YOU)。一言难尽,数言未尽。作为图书馆从业人员,或多或少于心何忍?
前述信息的“综合刺激”,有口难辨,有苦难言。因此呈现非正常表现。敬请海涵!刚才我(在大窗)撤回了几条信息。主要原因是在大窗中不适合暴露个人信息。昨天晚上没敢撤,凉一凉,且做好进一步解释说明再撤。敬请谅解!
(图谋注:“群主“的角色,需要承担更多。而且撤回信息还真的不是“群主“看着办。“群主“没有那么大的能量。方方面面在监管或监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2 0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