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的幸福
文/蓝莲花瓣
2016年夏天的一个早晨,我在2教C110“攻读”黄昆的《晶格动力学》。对我来说,这是一本理论高深很是艰难的书。在痛苦中寻找轻松,上网翻看文章,读到穆旦的《冥想》之二,被其中的句子深深打动“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在我非常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还没有用了全力,以为只要我足够努力,总能另辟蹊径,到达那种“前人从未经临的园地”,我甚至希望与“今天的人”也有所不同。
2016年我已人到中年奔向“知天命”之年了,我觉得穆旦诗写得多么好啊,把我当年“年轻不知事”的浅薄和轻狂就那么直白地表现了出来。比我更加努力的不知有千千万万的人,比我更有天资的也不知有千千万万的人,我不过是普通又普通的一员,难道不是要去“完成普通的生活”吗?而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的人生之旅,山高水远,风风雨雨,想要“完成普通的生活”也还必得用了自己足够而且全部的努力。
我们在普通的生活中追求幸福,普通的生活就意味着普通的幸福。但普通生活的标准是什么呢?普通的幸福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我今天可以用华为手机,有一辆私家车代步,在衣食住行方面达到了无忧无虑的程度,这是一种普通的幸福吗?目前在中国,像我这种生活水平的是绝大多数了。这是一种普通的幸福,这样的幸福也真的是我和爱人认真生活、勤恳工作所获得的。
但是,在我的记忆里,我们的父辈当年更加努力地生活,他们的辛苦应该算是“后无来者”。他们起早贪黑、夜以继日地辛勤劳作,他们追求的幸福生活是什么呢?不要挨饿,至少不要挨饿,其次才是穿得暖和一些。而这样普通的幸福,在中国农村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才能够普遍被人们获取的。
可见最普通最普遍的幸福的获得,不能只是说人们足够努力就可以。人们的心性、期望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固然重要,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更大更高的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要在民族和国家和的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1840年鸦片战争让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落在列强和敌人的铁蹄之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那水深火热的日子里,我们的先辈们,他们的最普通的幸福是什么?是能够活下来,是能保住生命,是能保护住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民族。
为了这样的最普通的幸福,他们付出的“全部的努力”,包括了他们的生命,他们的小家庭,他们的家族…无数人的生命,无数支离破碎的小家庭,无数属于中华民族的家族的付出,换来的中国人民的胜利,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
要完成最“普通的幸福”,每一代人都要完成自己这一代人的使命。
而如今,先辈和祖辈用生命和勇毅换来了独立自主的国家,父辈用辛勤的汗水、开放的精神和卓越的智慧换来了小康社会,让我们所能触及到的最“普通的幸福”有了更加深广的内涵和外延。
我们想要的最“普通的幸福”将会是什么呢?让生活在我们这个社会的人们,不再有衣食住行的担忧,消灭贫困,如今我们基本做到了。做到了至圣先师所希望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丰衣足食”的生活形态。
教育的普及让每一个人在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拥有富足而优雅的精神生活。当然,人们要拥有这样“普通的幸福”依然须得付出“全部的努力”————人生的基本要义就是在艰苦卓绝的劳动过程中发掘生命的意义和幸福的本真,这是唯一的路途。
“把生命的突泉捧在我手里”,追求幸福是我们的本来,即使用着“带血的手”,中华儿女也绝不会后退。无论在哪个时代,他们都会用自己全部的努力去追求幸福的生活,追求全民族的幸福生活,追求所有人都能拥有的“普通的幸福”。
我们的幸福是青青的草地
从你我他每个人的心里生长出来
花开成海 成平静的湖面
成了大海汹涌而不可阻挡的波涛
我们的幸福是安详的天空
把阳光洒满了每一个院落
音乐和诗句在房间里飘散
干净整洁的花坛和菜畦
我们的幸福是所有人的幸福
每一个普通而平静行走着的人
我们的幸福是最普通的幸福
小狗撒欢 鸟儿在森林里鸣唱
那些普通又平凡的日子
还有 历经艰险的故事
(备注:思路来自 2025年高考作文 全国一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9 06: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