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科学轻风,汲智慧甘露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aninelotus 有风来兮抚我长发;有雨飘兮沐我花容;星兮月兮寰宇美兮!

博文

牛顿力学版的蓝莲花瓣 精选

已有 2879 次阅读 2025-5-8 08:55 |个人分类:科研教学絮语|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牛顿力学版的蓝莲花瓣

文/蓝莲花瓣

蓝莲花瓣曾经特别不喜欢《力学》,它是她人生最初的噩梦。在高中,在高考中,在大学…她都觉得它太难了,她根本学不会,学不懂。她以为考试通过之后就能够远离《力学》,她可以去喜欢《热学》,喜欢《电磁学》,喜欢《光学》,喜欢《原子物理学》,一个物理专业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应该多了去了吧!

然而,蓝莲花瓣错了。不要说她一个物理专业的学生,就是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就是干脆不上学的人,他们谁都逃不出《力学》的框架,都得在“力学的掌控”中生活,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当然,当蓝莲花瓣意识到这一点时,她已经在生活这条路上走了很久了,她确定并且接受了“不喜欢却必须爱它”这件事。

牛顿先生的《力学》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谁也逃不出去。不信的话,人们只需要想想,他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其中的“空间”,不就是《力学》给大家建立的吗?那课本上的坐标系,难道只是数学的表达和计算吗?不,不是,它们给出了一个公正、合理、冷静而等价的方向。

所谓笛卡尔直角坐标系指的就是前后左右上下这六个方向。前与后、左与右、上与下,这样两个相对的方向有没有区别?没有区别,大家只需要转身就会发现,前与后、左与右、上与下都是对等的,对称的,等价的。唯一的区别在于,人们站在地球上,潜意识里认为“下”的方向上有一个坚实的土地。

于是,没有人能逃出《力学》给出的空间。力学给庸人给出了前后左右上下的空间,也把蓝莲花瓣这样的庸人限制在这样的空间里。既然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空间里,蓝莲花瓣目力所及,触觉所到,听觉所得,蓝莲花瓣不自觉地开始坐井观天,以为“天下”就是她自己能“见到”的那么大,蓝莲花瓣就给所有的事情设计了一个“天花板”。

蓝莲花瓣后来才知道,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就是一个“出发点”,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做那个出发点。那三个相互正交的坐标轴可以向着任何方向,也就是说,你只要变换自己的朝向,任何方向都可以是“前后左右上下”。而这三个坐标轴给出来的六个方向,是起自原点的直线,不是线段,它可以通向无穷无尽的远方。这不就是说,宇宙无限大,一切皆有可能么?为什么要限于一隅呢?

可惜蓝莲花瓣喜欢牛顿先生的《力学》,喜欢得太迟了。其实她想喜欢的物理学专业的其他课程,都是以《力学》为基础的,《力学》才是王者。因为她的《力学》学得不好,她就把自己限制住了。而那些《力学》学得很好的同学相信人生有无限可能,为之努力之后,获得了较大成就。

《力学》还提供了最理性最珍贵的时间,对于牛顿先生来说,过去的时间和未来的时间没有区别,它们以现在当下此时此刻为对称点,完全对称等价,均匀流驶,它流驶的速度从不改变,只不过这个世界的过程不会向过去发展而已。这么说来,对蓝莲花瓣来说,过去和未来也应该没有区别。蓝莲花瓣应该平等地看待自己的过去和自己的未来。

从时间的对称性上来说,任何人任何物体的过去都是等价的,任何人任何物的未来也是等价的,任何物体的过去和未来还是等价的。蓝莲花瓣的过去,有可能是别人的未来,而蓝莲花瓣的未来也有可能是别人的过去。一颗树的过去,一个孩童的未来,一块石头的当下…就在牛顿先生有限的现实世界里,时空对称等价,人类,蓝莲花瓣能有什么不一样呢?除了情感体验之外,没有。

所以,过去是美好的,未来也是美好的。如果蓝莲花瓣的人生是美好的,别人,所有人的时间也就是美好的。人类的时间是美好的,地球和石头,树木,花朵的过去和未来,一样,都是美好的。

那么,牛顿力学版的蓝莲花瓣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努力地学习牛顿力学很多年之后,蓝莲花瓣明白了“和光同尘”的物理学原理就在《力学》里,《力学》学明白了,就应该做到“和光同尘”,爱上自己,爱上山川湖泊,爱上别人,接受了所有的相遇,忘记自己,如同光,可以是波动,可以是粒子,它们只是不同情况下性质相同的表达。😄

你在空间的一个点上

站立,踱步,浩渺的世界

在你面前欢笑

你在时间的一个点上

徘徊,展望,过去和未来

牵动着你的心跳

你爱或者不爱

向前或者向后

没有谁会给你区分

在对等而无限的宇宙里

你的选择就是你的热爱

你的热爱就是你的贡献

于是,你和全世界

彼此成全

      ---蓝莲花瓣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594-1484867.html

上一篇:河西学院的海棠教室
收藏 IP: 124.152.82.*| 热度|

6 王涛 郑永军 崔锦华 郭战胜 王安良 xt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9 1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