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攻略今年夏天的川西自驾之旅路线,我在哔站看了很多UP主的相关视频,里面的大好河山让我无比心动。看这些旅游视频,竟然让人有一种畅快自由之感,心生向往。我向来是绝对的行动主义者,计划从不停留在语言层面上,说走就走,想做一件事儿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半年,能力范围之内的直接就实现了,我想这也是一种自由吧。
自由总是让人向往。广阔的草原、高耸入云的雪山总是能给我带来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平静,让我不自觉地将它们与自由联想到一起。草原上奔跑的野生动物,山巅飞行的鸟儿,它们是自由的,自由到生命的长度都不可预见而被大自然随机分配。对于自由,我第一感性认识是在一首诗中,“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中文译本,原文是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陀尔创作的,原文如下:“Szabadság, szerelem! E kettö kell nekem. Szerelmemért föláldozom Az életet, Szabadságért föláldozom Szerelmenet.” 这首诗里作者要表达的自由不是我今天要讲的自由,这是革命层面为了民族独立而争取的民主自由,是一名有志之士追求的自身价值得以体现的自由。
在今天的和平年代里,我们谈到自由,通常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自由。最简单的自由,我们经常在网络上能看到水果自由,比如樱桃自由,榴莲自由,娱乐项目,比如滑雪自由,温泉自由。由于这些东西都很贵,有时候突然因为某种原因变得便宜了,我们就会说“终于能实现XXXX自由了”。更为直观的自由是财富自由,这是一群不用为生活中的经济压力费神伤脑的有闲人士享受的自由,他们每天生活的内容就是享受生活,具体内容是聊聊天,喝喝茶,旅旅游,这种生活方式总是能引来一众羡慕,在每天都要搬砖挣钱糊口的人眼中,那简直就是梦想的生活,所以我们都想追求有朝一日实现财富自由,期盼着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只操心怎么花钱,别的烦恼都与自己无关。
说到财富自由,也不是说只要有钱就能够实现的,最近新闻里经常报道某某公司高层、总裁、高校年轻有为的教授突然猝死的事件,按说这些成功人士经济上也不会太差,应该也有实力实现财富自由,享受生活了,每天却承受非常人能够承受的压力,导致健康受损,不幸殒命。所以,在有足够经济能力的前提下,想要实现财富自由,还要有一颗能够承受这份重量的大心脏,清醒而知足,悟到人生的真谛不是一味的追名逐利,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和享受人生。人总是非常容易陷进名利的诱惑里,低着头盲目前行,而忘记了前行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本质的目的只是为了达到好的生活状态,而不是为了前行而前行。
我们不仅被物质上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我们身上还背负着各种各样的责任和义务,尽管也享有相应的利益和权力,但这些好处并没有让我们感觉更轻松,反而会因为履行义务时被限制自由而宁愿放弃这些好处。我身边有很多人,有钱有闲,但是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却因为一些不知道什么的原因止步不前,不知道这种所谓的想做的事情是假的,还是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比天还大,让人不能理解。仔细想想,这些责任和义务是什么人用什么方式给我们罗织出来的呢,一部分当然是我们生就带来的,无可推卸的,而有没有一部分是因为自己人性里的弱点人为增加的?凡此种种,皆是因为关注外部因素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关注自身,自己把自己关到牢笼里罢了。
好的生活状态首先应该是自由的,试想如果你每天被KPI追着跑,心中惶惶不可终日,潜意识里的压力无形地折磨着你,即使物质条件足够优越,你的生活状态也不会太好,身体也会反映出来——脸上长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所以自由的更高级别是精神自由,意识形态和谐平静,有形的物质和行动自然平和淡然,整个人自带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宁静的气场。这里的例子就举不胜举了,古代中国有老子,庄子,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苏格拉底认为自由是神的属性,在人世间如果要找一个可赋予这种属性的载体的话,那就是哲学家,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而不是我们现代世界里的所谓哲学家。哲学本质上是探索人类存在形式和意义的科学,而在今天的思想界,哲学已经成为一个空洞而虚幻的名字,一种毫无用处、毫无价值的东西。对于这个现象,法国哲学家蒙田总结其原因“在于诡辩术堵塞了通向哲学的道路”。我认为哲学本质上是人类实现精神自由的最优途径,具体操作方式是勤于思考,向内走,探寻自己的内心,关注灵魂的需求。
物质上的自由自然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精神自由,心灵自由,灵魂自由,这才是自由的最高形式。绝对的自由或许不存在于人世间,但我们仍然能够接近它,尽力去靠近它,实现人生的相对自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8 06: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