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微环境保护者到肿瘤帮凶:肿瘤微环境的戏剧性转变 想象一下,我们体内原本负责守护健康的卫士们,在肿瘤的诱导下逐渐堕落,
最终变成助纣为虐的帮凶。这正是肿瘤微环境(TME)上演的惊人戏码。
它从早期可能抑制肿瘤的“微环境保护者”,逐步演变成滋养肿瘤、助其肆虐的复杂生态系统。
理解这一转变,对攻克癌症至关重要。 一、肿瘤微环境的构成:一个复杂的微型社会 肿瘤并非孤立存在,它被一个动态的“社会”所包围,主要成员包括: 免疫细胞: 抗癌先锋: 细胞毒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M1型巨噬细胞(早期)。 潜在叛徒: 调节性T细胞、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2型巨噬细胞(后期)、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成纤维细胞: 组织守护者: 正常成纤维细胞维持结构稳定。 肿瘤帮凶: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被肿瘤“教坏”,分泌促癌因子。 血管网络: 生命线: 血管为组织提供氧气和营养。 畸形供应线: 肿瘤诱导形成结构紊乱、渗漏的新生血管,效率低下却滋养肿瘤。 细胞外基质(ECM): 结构支架: 正常的ECM提供支撑并传递信号。 肿瘤堡垒: 肿瘤改造ECM,使其僵硬、交叉链接,形成物理屏障,阻碍免疫细胞和药物进入。 信号分子: 各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在其中传递信息,如同这个社会的“语言”。 二、从保护到背叛:肿瘤微环境的黑暗蜕变 肿瘤微环境并非生来险恶,其转变是一个精心策划的“策反”过程: 早期:微环境的抑制尝试(保护者姿态) 免疫监视: 免疫细胞(如细胞毒性T细胞、NK细胞)识别并试图清除异常细胞。 抑癌信号: 正常成纤维细胞可能分泌抑制增殖的信号。 结构限制: 健康的ECM限制异常细胞的迁移扩散。 转折点:肿瘤的“黑化”策略 免疫逃逸: 肿瘤细胞通过伪装(降低抗原表达)、释放免疫抑制因子(如TGF-β, IL-10)、
吸引调节性T细胞等方式,使免疫细胞“失明”或“瘫痪”。 招募与驯化: 肿瘤分泌信号(如CSF-1, CCL2)招募更多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
和成纤维细胞到微环境。 极化改造: 被招募/存在的免疫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在肿瘤信号(如IL-4, IL-13, IL-10)作用下,
从抗炎的M1型极化为促癌、抑制免疫的M2型。正常成纤维细胞被激活转化为促癌的CAFs。 构建畸形血管: 肿瘤分泌VEGF等因子,诱导形成扭曲、渗漏的新生血管,虽然低效,
但足以供应肿瘤生长,同时形成缺氧区域。 后期:成熟的促癌帮凶生态系统 免疫抑制堡垒: M2巨噬细胞、调节性T细胞、MDSC等联手压制抗肿瘤免疫反应。 肿瘤生长引擎: CAFs、M2巨噬细胞等分泌大量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直接刺激肿瘤细胞增殖。 侵袭与转移的帮凶: CAFs、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等分泌蛋白酶降解ECM,
为肿瘤细胞开路;分泌因子促进肿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获得迁移能力;
改造ECM形成利于迁移的“高速公路”。 治疗抵抗屏障: 异常的血管阻碍药物递送;免疫抑制环境削弱免疫治疗效果;
CAFs等提供生存信号帮助肿瘤抵抗放化疗。 恶劣的生存环境: 畸形血管导致缺氧和酸中毒,进一步筛选出更具侵袭性、
更能适应恶劣环境的肿瘤细胞,并加剧免疫抑制。 三、关键角色:巨噬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的堕落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堪称“双面间谍”的典范。早期可能有抗肿瘤作用,
但很快被肿瘤“策反”成M2型,成为免疫抑制、血管生成、肿瘤侵袭转移的核心推手。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从组织稳定的维护者变为最活跃的“帮凶”。
它们疯狂分泌促炎因子、促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因子和重塑ECM的酶,
是塑造和维持促癌微环境的关键力量。 四、意义与展望:靶向帮凶,开辟抗癌新路 理解肿瘤微环境的黑暗蜕变,为癌症治疗带来革命性思路: 解除免疫抑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抗体)解除T细胞枷锁;
尝试重编程M2巨噬细胞回M1型或清除MDSC。 打击CAFs: 开发药物抑制CAFs的活化或其促癌信号的分泌。 血管正常化: 使用抗VEGF药物改善血管结构和功能,提高药物递送效率并缓解缺氧。 重塑ECM: 开发降解异常ECM或阻止其过度交联的药物,改善药物渗透。 联合治疗: 将传统疗法(手术、放化疗)与靶向TME的新疗法(免疫治疗、
抗血管生成、靶向CAFs)联合,多管齐下瓦解肿瘤及其帮凶网络。 知识延伸: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突破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抗体)是近年来最成功的癌症免疫疗法之一。
它的核心原理正是解除肿瘤微环境对免疫细胞的强力压制。肿瘤细胞常高表达PD-L1,
当免疫细胞表面的PD-1受体与之结合,会触发“刹车”信号,导致免疫细胞失活。
这类药物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相当于松开了被肿瘤微环境踩住的免疫刹车,
让原本被抑制的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重新激活,恢复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这一突破性疗法充分证明,逆转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是战胜癌症的有效策略。 总结 肿瘤微环境从潜在的“保护者”蜕变为强大的“肿瘤帮凶”,是癌症发生发展中一场惊心动魄的叛变。
肿瘤细胞如同高明的“策反者”,巧妙地招募、驯化、改造周围的正常细胞和基质,
构建了一个利于自身生存、生长、扩散并抵抗治疗的邪恶生态系统。
这场蜕变揭示了癌症的狡猾与复杂性,也指明了未来治疗的方向:
不仅要直接打击肿瘤细胞本身,更要深入敌后,瓦解其赖以生存的帮凶网络——肿瘤微环境。
通过解除免疫抑制、靶向CAFs、改善血管、重塑基质等策略,我们有望彻底扭转战局,
将肿瘤的“帮凶”重新转化为对抗癌症的“盟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7 1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