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国家标准GB 14922—2022实施后大小鼠病原体检测项目的变化
2023年7月1日,新的国家标准GB 14922—2022 《实验动物 微生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正式实施,替代了之前的 GB 14922.1-2001 《实验动物 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 和 GB 14922.2-2011 《实验动物 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
对比之前的国标,新国标对一些项目和内容进行了调整。我们今天重点来看大小鼠检测项目的变化:
删除的内容如下:
删除了假结核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皮肤病原真菌的检测项目;
删除了小鼠腺病毒 Mouse Adenovirus(Mad);
删除了免脑原虫(Encephalitoxoon cuniculi);
更改检测类别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更改为必要时检测项目;
鼠痘病毒 Ectromelia Virus(Ect,)更改为必要时检测项目;
大鼠冠状病毒/大鼠涎泪腺炎病毒(RCV/SDAV)更改为必要时检测项目;
猴痘病毒更改为必要时检测项目;
更改检测大类
卡氏肺孢子虫 Pneumocystis carinii 从原先的寄生虫检测项目大类中更改为肺孢子菌属 Pneumocystis spp.;
增加内容
针对免疫缺陷小鼠的检测项目增加了牛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bouis)和诺如病毒(Noro-virus);
更改名称
大肠埃希菌更改为啮齿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rodentium);
猴痘病毒英文名称由Simian Pox Virus(SPV)更改为 Monkeypox Virus(MPV);
其他改动
增加了选取哨兵动物作为检测用动物;
二、当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介绍
对于检测方法新国标中指出:”按 GB/T 14926(所有部分)和 GB/T 18448(所有部分)的规定对第5章的所有指标要求逐项进行检测。“
其中GB/T 14926是对病毒、病原菌检测方法的介绍,GB/T 18448是对寄生虫检测方法的介绍。其中病毒多采用血清学的检测如实验动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实验动物免疫酶试验 Immunoenzyme assay(IEA)、实验动物免疫荧光试验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实验动物血凝试验 HaemogIutination test (HA)、实验动物血凝抑制试验 HaemogI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HAI)等。病原菌检测则多采用菌落形态,菌体形态,生化反应,血液凝集反应等检测方法。寄生虫检测如体外寄生虫检测则是通过显微镜镜检。
目前也有一些其他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如核酸检测法,也就是PCR检测结合电泳分析、荧光定量PCR检测等。近几年公布的一些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中就包含有核酸检测的方法。目前市面上提供的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包括单重检测和多重检测两种,相比较单重检测来说,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成本更低廉,更符合降本增效的原则。同时,核酸检测的方法可结合环境采样,减少了哨兵鼠的使用,符合3R的原则。
总之当前病原体的检测越来规范,对试剂盒检测效率、准确度和成本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病原体有相当大的市场需求,伴随着这些市场需求,检测方法会越来越成熟,我们拭目以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9 0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