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简称国促会)教育发展工作委员会编撰的大型专刊《魔力中国名人录》,全方位、多角度地将我国在诸领域的专家、学者、医师、艺术家取得的卓越成就予以了介绍。我是被介绍的人之一。此书2025年2月刚刚出版,出版社是华夏教育出版社。此书的一个编辑告诉我,出版后编委会做的总结得到了卫健委、中国科协、教育部等部门领导的认可和肯定。
在书的最前面,用打开后的左右两个版面合成一个大版面,称为通版。介绍了几位专家,我是这几个人中唯一用了“两个通版”进行介绍的人。
最后面就是对154个专家做了介绍。我是占用版面数达到5个的仅有的4个人中的一个。
两个通版介绍的内容与后面用5个版面介绍的内容大部分是相同的,这里只对两个通版做一下介绍。一是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另外,若有对所述内容感兴趣的老师可以相互切磋交流。
两个通版的文稿内容如下:
共和国中医榜样人物
中华传统文化要弘扬,原自西方的现代科学要大力发展。中华文化与现代科学相融合,可以创立出具有突破性质的新理论、新方法,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范振英,1940年生,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已退休),享受国务院特贴。天津市抗衰老学会创始人之一,2016年荣获“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中国医学促进会》特批为副理事长。2024年被《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创新分会》聘为特约研究员。在2023年1月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学家年会暨2022中国科学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大会上,他是全国获选“中国科学年度人物”(或称中国科学家)的14人之一。
阴阳论和五行学说(简称阴阳五行)是中华文化的很重要部分,特别是在中医药中得到广泛应用,使中医药成为中国的瑰宝,对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范振英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用现代语言阐述了阴阳五行的出现,实质、和如何正确的科学使用。把阴阳五行和中医的先进理念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提出了中医发展新思路,特别是创立了健康学并提出一系列相关新理念。
阐述了阴阳五行的实质和正确使用
事物有内部为均质、或认为是均质的小事物,和内部包含多个有差异小事物的大事物(或称复杂事物或系统)。现代科学研究的着眼点是小事物。它们的性质是非常确定的。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是即时的、确定的、可预测的。而对于着眼于大事物的阴阳五行,就要考虑这个大事物内部存在的有差异小事物的性质、状态、相互作用及其变化。也因为大事物包含多个小事物,在它们相互作用时,往往不是作用于大事物的整体,而只是作用于其内部部分小事物(子系统)。这个作用,会在复杂事物中通过各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呈现在整体上的反应结果。其特点是:(1)作用与反应之间有时间差。(2)作用与最终结果之间,存在实质上的不协调、不匹配、不直接相关,如著名的“蝴蝶效应”。
大事物中可能包含多个小事物,但只包含两个小事物是最简单的情况。这些小事物存在的的差异往往有很多方面,同样为了简单,每次只关注或归纳为一个方面有差异最为简单,并把这两个有差异小事物的属性,一个用“阴”,一个用“阳”来表示。这就是阴阳论的原意或实质。即阴阳论的实质就是:大事物中包含存在差异的小事物的最简化模型。
从这个基本含意,可以推出、观察出或规定出阴阳论的许多性质和特点。例如,所有大事物内部都存在差异的小事物,因此可以说万物皆可分阴阳;一对分属阴和阳的小事物是在同一个大事物中的,这叫阴阳的统一性或阴阳互根;阴和阳的变化可以是处于基本动态平衡,这个大事物宏观上基本不变化或变化很慢,还观察到这种状态往往维持时间比较长久,这叫阴阳平衡或阴平阳秘;小事物的变化可以是此消彼长,过头了就是阴阳互换;阴阳论主要关注的是阴和阳的相对性,描述的是差别,这叫阴阳对立,两个小事物尽管有差别,但并没有说不能有相同的内容,甚至有时两者的绝大部分内容都相同,这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另外 还人为地规定了相对比较大,外,左,粗,首,刚,天,日,昼,亮……的为阳。而相对小,内,右,细,尾,柔,地,月,夜,暗……的为阴。
大事物之间会相互作用。在它们的作用中,只有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的作用(一对一)、并且不考虑反作用是最简单的情况。作用产生的结果,尽管多种多样,但若归纳为只是对被作用事物有促进作用使被作用事物增多或增强,或者对被作用事物产生拟制作用使被作用事物减少或削弱这两种情况,还不考虑作用强度,是最简单的了。还把这两种作用结果分别用“生”和“克”表示。在这些假设下,需要至少有5个独立事物才能完整表示大事物相互作用的这些关系。而五行是能够完整表示这种关系的最简化模型。这就是五行的实质。
阴阳五行的使用。首先必须牢记它们的对象是大事物,以及它们都是最简化模型。它们的特点和规律不包括所有情况,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不能期望使用它们都能得到与现代科学那样即时的、精确的、可预期的、非常确定的结果。
但是可以把它们作为认识世界和处理大事物的一种方法,一种思路,把它们当作工具,或者当作一种格式,把在实践中观察到的情况及其变化、一些大事物相互作用的真实结果、实践中证实的规律和成功经验套入其中,进行总结、记忆、交流、传承,使其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但从严格意义上说,不能用它们去推断完全未知、或未得到证实的结果。比如,用阴阳论的阴阳互换,推断出死人必能复活;用方位五行的西克东,推断我国会永远受西方欺负,就不对了。
开创具有中医特色的现代医学新时代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不是只有历史价值和观赏作用的古迹或文物。而是包含深刻文化底蕴、能解除病痛、强身健体的实用科学技术,必须不断发展。
中医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一种是只在古代传统中医的框架内发展,最后可能被淘汰。他认为应该采用的方式是,中医及它基于的阴阳五行,与现代科学理论、技术相融合,开创具有中医特色的现代医学新时代。
把现代科学技术引进来。2008年,92岁的中医泰斗邓铁涛教授给他的信中说“多学科相合才能帮助中医的发展”。他认为现代医学中的先进检测仪器设备和方法,是各种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西医能用,中医也可以用。
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取中药有效成分、阐明中医药的作用机理,引入先进的评价方法和制药技术等也应该能帮助中医药发展。而且用了之后还是中医。
说的更明确一点,就是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在医学上的使用,是解决医学问题的方法或工具,不是判定姓“中”还是姓“西”的标准或判据。
用现代科学来阐明中医药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内涵,现代医学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中医的对象是人,尽管中医在对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表述与现代医学有很大不同,但也必然要遵循“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与现代生物学的内涵必然是相通的,这是中医药能用现代科学阐明的基础,中医的理论和方法若能用现代科学阐述和解释,必然会对中医的应用和发展起至很大促进作用。
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产生医疗卫生新突破。利用中医的先进理念及一些特有的方法,与现代科学理论技术相融合,研究许多有关健康的问题,创立出许多具有突破性质的新理论、新方法,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他认为这点很重要,实际上他提出健康新定义、创立健康学及提出的良多相关创新观点,都可以看作是,阴阳五行和中医的先进理念,与现代科学相融合而创造出的新理论、新观点。希望能够通过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开创出具有中医特色的现代医学新时代。
创立健康学及相关创新理论
我国实现小康后,人们最关注的是健康。提高健康水平,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这个理论就是健康学。但现在竟然没有健康学。纠其原因,主要是健康定义不正确,说不清什么是健康,也就不可能有健康学。于是他提出了健康新定义,接着提出了健康学和一系列相关的创新理论或新观点。
健康新定义的提出。现在公认的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是: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仔细分析可知,这个健康定义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一种身心的理想状态,没有人能够达到。既然是理想状态,也不可能变化。它与现实中的人及其健康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它是不恰当、不正确的。
经过多年的思考和研究,提出了立足宏观、重视微观,包含天人合一、整体观、阴阳五行等中国元素的健康新定义。主要内容是:人体在不同健康活力和伤害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状态,即健康状态。健康就是各种健康状态的统称。它具有生理、心理、适应社会、适应自然等方面的内涵。
新健康新定义的特点是它适用所有人,是可以变化的。因此能够以它为基础提出健康学及相关理论。 还能对健康进行分级,用于对健康水平的评定、统计、分析和制定健康发展规划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还经常把健康的含意简化为只表示健康状态好或更好,他将其定义为健康的通俗定义。比如:祝您健康,就是祝您健康状态好或更好。
提出健康学。通过健康学显著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不仅很必要,而且有可能。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影响健康的因素有:自我掌握的因素占60%,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气候等自然因素占7%,医疗仅占8%。通过健康学使占60%的自主部分的实际效果提高20%应该是完全可能的。若能如此,健康学对总体健康的贡献是12%。是花费大量的人力、巨额经费的“医疗”对健康贡献的1.5倍。
提出的健康学定义是:健康学是除治病以外,对能够增加健康活力、减少伤害因素、使身体活力增加、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的各种理论、方法、手段、措施等进行研究、解释、创新、实施的科学。
提出宏观健康学。身体健康的两大支柱是医学和健康学。宏观健康学阐述了它们各自的对象、特点、作用、效益、以及相互关系等。
提出健康护理学。医院中对病人护理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为更好解决老龄社会出现的大量丧失部分生理技能、需要护理的老年人,以及庞大的残疾人群体的护理问题,提出了健康护理学。
健康医学工程。要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为人们解除病痛的医学如此,让人们更健康的健康学也是如此。
提出健康学运动。运动并不都能增强体质、使人更健康。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可分为强相关、弱相关、不相关甚至负相关。分别是指运动对健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并不是很大;没有促进作用甚至有损健康。
健康学是研究提高健康水平的科学,他把与增进健康强相关的运动叫健康学运动。研究并推广健康学运动,让亿万民众知道那些是健康学运动,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学运动,对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意义很大。
提出健康动机驱动力。他把能使人们健康和更健康的要素称为健康驱动力,分为3类。把人们为了吃饭、喝水、解决衣食住行而进行的对健康有益的活动,叫作健康的人体基本需求驱动力,或称健康驱动力1.0。医疗能够增进人们的健康,叫作医疗驱动力,或称健康驱动力2.0。
如上面所说,通过健康学,对总体健康的贡献有可能比医疗还要大。但其前提条件是,人们必须自己主动去做。它的动力从何而来?只能是依靠人们渴望更健康的强烈愿望。就是“你想更健康,就得自己去做”。这就是健康动机驱动力,或称健康驱动力3.0。
他指出我国有创立和发展健康学的巨大需求和最有利条件。健康学能大大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但却对医药利益集团很不利,以资本至上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会积极开展健康学研究。所以只有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的我国党和政府才可能去大力推动健康学的创立、研究和推广。我国人口众多,快速进入老龄社会,对健康学也更渴求,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健康学的创立和发展。
另外,范振英也是此书的封面人物之一,书中还有他的题词和用5个版面的事迹介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