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Applied Sciences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王祥龙博士等创建特刊——金属和合金的激光粉末床熔合:微观组织和机械

已有 895 次阅读 2025-2-14 16:08 |个人分类:特刊征稿|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激光粉末床熔合 (LPBF) 技术是目前最受关注的金属增材制造方法之一,其具有设计自由度高、响应速度快、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目前,LPBF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动力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在LPBF成形过程中,聚焦的激光束照射金属粉末床上的选定区域,产生在传统加工中很难达到的极高冷却速率 (105–107 K/s),独特的加热和冷却条件使得LPBF材料具有非稳态和跨尺度 (nm到mm级别) 的异质微观组织特征。这些新颖的微观组织特征表现出独特的性能,例如更高的硬度、更好的强度-延展性协同作用和显著的各向异性。掌握LPBF中微观组织的演变机制,并进一步利用组织-性能的映射关系实现性能调控,这对于LPBF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Applied Sciences 邀请到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王祥龙博士,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的Séan B. Leen教授,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雷正龙教授共同主持特刊“Laser Powder Bed Fusion of Metals and Alloys: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金属和合金的激光粉末床熔合: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

本特刊旨在汇集前沿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全面的综述,以促进对LPBF加工的材料的微观组织演变和性能的理解,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用于LPBF的新型合金和复合材料的开发;

过程监控和控制;

缺陷分析和抑制方法;

LPBF中的微观组织演变;

微观组织和性能控制的进展;

LPBF构件残余应力和变形;

后处理技术;

LPBF加工金属和合金的先进应用;

数值模拟和仿真;

LPBF构件中的各向异性。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4月30日

              

客座编辑  

王祥龙 博士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王祥龙,博士,3D打印技术实验室主任/一级学科带头人,激光技术应用与增材制造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博士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曾任雷尼绍 (加拿大) 材料科学家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副研究员,长期从事航空航天与能源动力等重要领域增材制造构件的精密结构成形与高性能材料形性控制基础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在增材制造过程优化、材料工艺-组织-性能关系、材料组织调控、力学性能、塑性变形机制、晶体织构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研究基础。受邀担任吉林大学企业导师,以及Additive Manufacturing、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ctisity等近20种国际高水平期刊审稿人。主持和负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理事会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郑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项目等10余项国内外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申请或授权专利近20项 (美国3项,欧洲1项)。在Additive Manufacturing、Corrosion Science、Scripta Materialia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被引用近千次。

         

Séan B. Leen 教授

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

Seán B. Leen教授自2008年起担任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他是瑞安环境、海洋和能源研究所的成员。Leen教授是SFI资助的I-Form先进制造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PI),并担任过SFI、IRC、EPSRC等资助的众多其他合作研究项目的PI。他曾是诺丁汉大学机械工程系的讲师与副教授,于1999年在Tom Hyde教授的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并曾担任劳斯莱斯大学先进燃气轮机传动和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的资助研究员。在此之前,他从事工程咨询工作,负责海洋结构的动态分析和设计。Leen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计算和实验固体力学,特别适用于结构完整性,尤其是疲劳、微动疲劳、磨损、断裂、塑性、接触力学以及制造工艺 (例如焊接、增材) 对机械行为和结构完整性的影响。他的疲劳研究兴趣集中在循环塑性和粘塑性、疲劳失效和寿命预测、低周疲劳、多轴疲劳、微动疲劳、疲劳微观力学 (晶体塑性) 和热机械疲劳。工业应用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和海上。Leen教授与英国、爱尔兰的工业伙伴有着良好的合作记录,并建立了包括中国、英国、欧盟在内的众多国际合作关系。

            

雷正龙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雷正龙,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焊接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高功率激光智能焊接、激光增材制造与修复、激光清洗、焊接过程质量监测与智能控制等方面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04专项) 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重大专项1项、国家部委技术基础3项、国家十三五预研和基金5项、以及中国航天支撑基金、上海航天创新基金和企业科技攻关等项目40余项。获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1项,中国创新创业军转民大赛三等奖1项。以第1或通讯作者共发表论文120余篇,SCI收录90余篇,影响因子最高为11.63,影响因子5.0以上50余篇;申请专利或软件著作权80余项,授权60余项,7项发明专利实现转化。

            

了解更多特刊信息:https://www.mdpi.com/si/212920

期刊主页: https://www.mdpi.com/journal/applsci

      

Applied Sciences 期刊介绍

主编:Prof. Dr. Giulio Nicola, Cerullo, Politecnico di Milano, Italy

期刊主题涵盖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工程、环境和地球科学以及应用生物学的各个方面。

2023 Impact Factor:2.5

2023 CiteScore:5.3 

Time to First Decision:18.4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9 Days

尾图1.jpg

尾图2.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73077.html

上一篇:NeuroSci 静态与动态静息状态下畏光与不伴有畏光的偏头痛患者 (不畏声和畏嗅) 的功能性脑连接之间的差异
下一篇:Agriculture: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许晨阳副教授创建特刊——生物炭在农业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收藏 IP: 61.242.14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9 1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