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校外重点实验室的开放基金要不要申请 精选

已有 600 次阅读 2024-7-8 09:3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从不同渠道获得持续的科研经费支持对于维护团队的正常运作和人才培养非常关键。从经费来源属性来看,科技项目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来自于国家和地方财政经费支持的纵向项目,另一种则是各类企业和公司的专项经费支持的横向项目。考虑到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项目分级的标志就是单个项目经费额度的差异性。以省基金为例,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省基金项目一般为3-5万元/项,即使省重点研发项目的每一项经费也在50万左右。对于发达地区,其省基金一般项目都在10-20万,省重点研发项目每一项基本在100万左右甚至更多。

    近期有网友询问,说自己在‘浙大学报英文版’公众号看到很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申请公告,里面有一些国内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课题和自己当前研究方向接近,但看到开放基金的申请要求却觉得很鸡肋,自己纠结要不要申请这些类似的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这里有必要对国内重点实验室设置开放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给出一些探讨。

    1.  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对申请者的基本要求

     申请者有一定的科研基础,能撰写完备的基金项目申请书,能精准解决开放课题的技术问题,并撰写一定数量的SCI论文,且署名重点实验室为论文地址,有些开放课题还要求发表的论文第一单位必须署名该重点实验室。

   2.  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的经费管理和成果要求

      开放课题的经费来源一般是重点实验室固定的运营经费、重点项目子课题或者实验室成员单项课题。一般情况下,开放课题的经费不外拨,获得申请资助的科研人员可以到重点实验室报销一定额度的科研经费。对于大型的或者财力充沛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符合财务制度要求前提下,也可以外拨一定额度的科研经费到申请者/获得资助者的单位,这种情况下对于申请人来说就比较好,毕竟可以在本单位算做科研经费进账。如果申请者获得资助,那么一般要求开放课题执行人的成果以不同次序署名重点实验室,这对于重点实验室的成果统计和验收是有直接贡献的。

    3. 开放课题的经费资助额度都很小。

     从公众号和各大实验室开放课题公告来看,多数普通开放课题项目的单项经费就2-5万元,但成果考核要求却比较高。有网友开玩笑说,自己申请到NSFC青年基金项目,结题的时候3-4篇代表性论文就OK,没想到这些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课题经费如此至少而科研成果考核要求却很高,给你2万经费却要求申请人完成2篇SCI论文,是真的具有挑战性,还是把申请者当傻子?  而有网友调侃到,你都申请不到你们省基金,也申请不到NSFC项目,权且申请个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课题,虽然几万块也是给你开席了,何必计较那么多?实际上,开放课题单项经费额度的设置事关很多因素,一则学校财务的要求,二则是经费监管问题。最重要的是,如果重点实验室每一项的开放课题经费额度太大,则涉涉嫌到科研项目转包的问题,这在重点实验室的抽查和审计过程可能遭遇质疑。

   4. 设置开放课题促进实验室内外合作交流

     对于重点实验室来说,通过设置开放课题的方式可以对实验室进行广泛宣传,有很好的广告宣传作用。特别是,绝大多少实验室的开放课题申请都要求校外申请人必须和实验室的入编人员合作,担任项目执行期间的责任人,这种绑定性的要求对于促进双方合作具有一定的约束和督促作用。校外同行积极申请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课题,按照规定都必须提交类似的基金申请书,这对实验室来说可以快速的收集相关领域进展,为进一步凝练和培育大项目提供参考和思路,也一定程度上帮助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申请NSFC等各类项目提供很好的参考。另一方面,开放课题的申请也便于重点实验室了解国内部分同行的研究现状,对规范和调整重点实验室今后的研究计划,成员结构调整等给出很好的参考。

     对于普通科研人员来说,申请重点实验室那几万的科研经费其实非常鸡肋,是否申请,是否值得申请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来决定。任何时候,合作都要本着双赢的态度,互相支持,促进发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0980-1441328.html

上一篇:综述评论(reviews)论文对期刊的正负作用
收藏 IP: 61.178.245.*| 热度|

2 王森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8 1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