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86:创造性思维

已有 215 次阅读 2024-6-28 07:59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86: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外在的有机联系,具有新颖的广义模式的一种可以物化的思想心理活动。这是人类智慧最集中表现的思维活动。它使人类突破各种自然极限,在一切领域开创新的局面,以不断满足人类精神与物质的需求。创造性思维可以是正向、逆向的线性思维,也可以是纵向、横向的平面思维,但更重要的是三维立体思维与多维的空间思维。创造性思维具有下列特点:

1独立性。就是与众人、前人有所不同,独具卓识。即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或认为完满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力破陈规,锐意进取,勇于向旧的传统和习惯挑战;能够主动否定自己、打破自我框框

2)连动性。就是具有自此思彼的思维能力。即发现一种现象后,立即纵深一步,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或立即联想到它的反面,或立即思索特点与之相似、相关的事物。

3)多向性。就是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即在一个问题面前,尽量提山多种设想、多种解决方案,以扩大选择余地;灵活地变换影响事物质和量的诸多因素中的某一个,从而产生新的思路;思维在一个方向受阻时,便马上转向另一个方向;用心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4)跨越性。就是表现为常常省略思维步骤,加大思维的前进跨度

5)综合性。一般来说,综合就是创造。

要成功地进行综合思维,又必须具备三种能力:1智慧杂交能力,即善于选取前人智慧宝库中的精华,通过巧妙结合,形成新的成果;2思维统摄能力,即把大量概念、事实和观察材料综合在一起,加以概括整理,形成科学概念和系统;3辩证分析能力,即对占有的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它们的个性特点,然后从这些特点中概括出事物的规律。

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简称为创造过程。对于创造过程很早就被心理学家们注意,他们曾提出各种不同的论点,其中美国心理学家瓦拉斯提出的创造四阶段论,颇有影响。他把创造过程分为:

1)准备期。创造者在进行创造性思维之前,除进行一般的知识积累之外,还必须在创造方向上对前人的成果进行研究,收集资料;并通过严密的系统的思考来处理资料。这样,一方面可以从中获得创造所需的知识和翔实的资料;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前人成果的研究,重新评价以往的研究方法,选择较好的研究方法,找到最佳突破口。

2)酝酿期。经过长期有效的准备,在创造过程中还往往会出现百思不解的停滞状况。这时,可以把问题暂时搁置下来,甚至从事其它活动或其它课题的研究。这并不是中断创造,因为有以往研究思索的雄厚基础,潜意识活动仍在进行。

3)豁朗期。酝酿期的未了,创造性的新观念往往以鲜明的形象突然出现,展现出一个豁然开朗的新局面。创造者所以能豁然开朗,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酝酿期的思维活动的产物。这种豁然开朗又常常是由于一些事件的触发的结果,这种情况,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是常有的,在科学技术创造领域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4)验证期。对于那些有巨大创造潜力的人来说,创造性思维豁然贯通仅仅是创造的端倪初露。这种茅塞顿开、灵感突现的思想火花虽然十分可贵,但并不是完整的创造,还需要加以完善、验证、发展或加工扬弃,进行提高,否则,会丧失创造中本应得到的最理想成果。值得指出的是,创造过程的阶段,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它的过程是受创造课题的性质、类型、创造者的主观条件和他所处的客观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的。创造者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创造方案,使其合于客观的规律性,才能使创造活动得到成功,否则,就会在创造的实践中失败。

创造性思维通常都得根据有关法则加以实现,有的是几个法则的组合运用。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法则有:

1)综合法则。综合不是将对象各个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使综合后的整体作用常常会导致创造性的新发现。

2)还原法则。研究已有事物的创造起点,并深入到它的创造原点,再从创造原点另辟门路,用新的思想、新的技术重新创造该事物或者从原点以新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3)对应法则。通过相似关系、仿形移植、模拟比较、类比联想等扩展人脑固有的思维,以此来收集更多的创造性设想。

4)移植法则。把一个研究对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等运用于其它研究对象,并取得创造性的新成果。

5)离散法则。冲破研究对象之间互补性观念的限制,把互补型的研究对象予以分离而作出创造性的发明或发现。

6)强化法则。通过强化手段,使研究对象提高质量、改善性能、形成新技术或新产品。

7)换元法则。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通过代替对象研究被代替对象的矛盾,使常规方法难于解决的问题获得解决,或者发现新的方法,或者进一步完善被代替的事物。

8)迂回法则。即绕道战略,有时绕道反而会导致新的发明或发现。

9)组合法则。又称系统法则,排列法则。通过研究对象的不同组合,或不同研究对象的组合,以及在研究对象的不同层次上分解原来的组合,尔后再以新的意图重新组合等,形成新产品或导致新发现。

10)逆反法则。通过打破思维定势,运用求异思维,从新的角度、用新的观点去解决问题。

11)造型法则。又称仿形法则。运用各种空间形状(包括自然的、人造的),发现其有关功能,进行仿形创造。

12)群体法则.运用群体的智慧,捕捉新思想的火花,从而激发自己的创造。

创造性思维方法一般常用的可以归为如下几类:

1)强化创新动因的群体激智,包括头脑风暴法、智力激励法等。

2)扩展思路的广角发散,包括列举法、形态法等。

3)非推理因素的直觉灵感,包括综摄法、高频法等。

4)思维为主的一般定向方法,包括水平思考法、垂直思考法、联想发明法、逆向发明法等。

5)运用定量的现代科学方法学,包括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信息方法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2981-1440045.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85:形象思维方法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87:思维取向法
收藏 IP: 58.20.114.*|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1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