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85:形象思维方法

已有 319 次阅读 2024-6-28 07:57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85:形象思维方法

形象思维方法是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进行思维的思维方法。这种用形象来思考和表述的思维活动,它的主要思维手段是图形、音响、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认识特点是以个别表现一般,始终保留着事物的直观性,思维过程主要表现为类比、联想、想象。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仅有抽象思维,而且始终伴有形象思维的活动。形象思维方法是科学研究,尤其是科学发现和科学解释的重要方法。作为自然科学方法的形象思维,指的是在大量观察、实验和理论思维基础上,在创造激情的推动下,科学研究工作者通过一系列想象、联想和形象类比,把记忆中的能反映自然界事物本质的那些映像加以选择、提炼,重新组合成新的映像——模型和运动图景的过程。

形象思维方法的认识论依据可以这样来理解:自然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抽象或概括,而本质是不可见的。但事物的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必然总要表现为偶然,这就为采用形象思维方法,进行形象思维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就是说,在认识过程中运用形象思维方法,透过现象探求本质,从大量的偶发因素中找到规律。也就是拿对我们平时熟悉的具体事物作类比,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把互相联系的表象或通常逻辑上不许可的设想联系起来思考,并借助灵感思维,从而构成关于对象的本质状态,内部过程及各种相互作用的图景。自然科学的研究一般都要经历这个过程。科研、设计、生产、竞技、哲学和艺术等各行各业的思维活动并不相同,但在用形象来思维这一点上却是有共性的。甚至可以说,形象思维方法乃是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都普遍使用的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艺术家们的专利品。

形象思维方法是一种理性思维方法。它和抽象思维方法都是人类理性认识中的两种不同方法。它们都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开始的,但上升的途径却有所不同。抽象思维是用抽象的方式进行概括,并用抽象材料(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维。形象思维则主要用典型化的方式进行概括,并用形象材料来思维。二者所取的方式不同,但都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相互渗透的。

作为自然科学的形象思维,就其功能来说是一种导致新发现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它的意义在于:

1)形象思想方法有助于新概念的提出,从而有利于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因为,已有的科学知识不会为新概念、新理论提供现成的逻辑途径,靠归纳和演绎都摆脱不了原有科学的规范。对新概念诞生真正有效的,是在观察、实验基础上的形象类比、联想和想象。

2)形象思维方法有助于建立理想模型,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自然科学各学科都有一些理想模型,尤其当科研深入到物质结构,生命本质,天体层次和地球内部构造等高难度课题时,模型更不可少。理想模型被认为是经过改造的大脑表象的新集合体,因此它的构造离不开形象思维方法。

3)形象思维方法有助进行理想实验,使理想实验成为科学发现的先导。

4)形象思维方法有助于科学假说的形成。假说是对自然过程的假定性解释,它作为科学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理论形式,主要的是依靠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严密的逻辑论证。但也离不开丰富的创造想象和联想。

我们在考察形象思维方法功能的同时,也要充分注意到形象思维方法的相对独立性和功能的有限性。这是因为形象思维方法与抽象思维方法虽然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在实际思维活动中两种思维方式常常是相互渗透、交互作用的。任何一种方法的独立性都是相对的,在一种思维方法发挥作用时,就有另一种思维方法的相助。这还因为同抽象思维方法相比,在整个科学创造活动中,后者是占主导地位的,形象思维方法起着辅助作用。对于形象思维来说,它不存在固定不变的逻辑通道,这是创造的有利条件,然而正因为这种无常规性,也最容易出谬误。形象思维的产物都具有二重性,即既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又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性和或然性。科学研究需要两种思维方法的结合,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补充,相辅相成。这样既可以避免陷入经验论、直觉论,又可以避免陷入教条主义。运用两种思维相结合的方法以获得最佳思维,充分挖掘思维潜能,创造更多科学成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2981-1440044.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84:发散-收敛思维方法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86:创造性思维
收藏 IP: 58.20.114.*|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6 1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