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12:安全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 精选

已有 2044 次阅读 2024-6-13 07:53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12:安全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

安全教育有以下特点:

    (1)人们经常都在寻求自身的安全,这种心理状态是近乎于本能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是经常有事与愿违的事故发生呢?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人们都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而很多安全知识又不是什么高深知识,在接受安全教育时总感觉这些知识都知道了,进而采取马马虎虎的态度对待安全教育,仅仅肤浅领略,不求甚解,结果就会出现再三发生触犯禁止事项的行为。当面临发生事故的事实,才开始觉醒,从而感到后悔。可是为时已晚,经常会产生“事前不觉悟,事后便后悔”的叹息之感。

    (2)安全教育仅仅掌握知识,也不能完全达到目的,这与一般的学校教育不同的。安全知识唯有通过实际锻炼或应用,才能收到安全教育的实效。若凭单纯的工作观点或单纯的安全观点,采用传授方法和学习方法,尽管煞费苦心地进行安全教育,结果收效甚微。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必须非常紧密地联系工作实际。

    (3)安全教育是希望学员在实际操作时能将安全教育中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记忆系统里输出来,并按照知识描述的方法去做。这种要求虽然是合乎道理的,但对操作者来说,遇到实际问题就很不容易掌握了,这是因为和生产操作的实质问题之间存在差距的缘故。因此,安全教育必须对同样的内容再三反复地进行教育,使操作者头脑中对安全规程烙下深刻的痕迹,工作中自然而然地通过反射方式,形成安全规范操作习惯。那种“大概了解安全做法就行了”在实际中是无效的。

    因此,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之后,还要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地运用。

(1)运用教学方法要树立完整的观点。每类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功能、特点及应用范围和具体条件,而且又有各自的局限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坚持完整的观点,注意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有机配合,充分发挥教学方法体系的整体性功能。

(2)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教学中的具体方法是很多的。但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总的指导思想。启发式是相对于注入式而言的,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所谓注入式,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员看成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无视学员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而启发式则相反,它是指教师从学员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员通过自己积极的智力活动去掌握知识、发展认知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启发式教学思想是与尊重学员学习主体地位、指导学员学习方法、培养学员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等紧密联系的。也可以把它理解为这些思想的一种综合精神。教学中的各种方法,在不同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既可起到启发的作用也可出现注入式的情况。两者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

(3)我们现在采用的许多教学方法,都包含着启发性的因素,有利于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但是,启发性因素的作用能否得到发挥,取决于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教师若以启发式思想为指导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就能唤起学员的学习兴趣、激发学员的求知欲,启发学员独立思考,使学员的学习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反之,若以注入式思想为指导,同是这个方法,却只能导致学员成为一个被动的接收器和记忆器。因此,运用教学方法,要始终坚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学员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

(4)要善于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必须坚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学员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不可能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必须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结合,首先是由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条件以及教师素质不同所决定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条件各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势必不同。复杂多变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其次是由学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需要所决定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单一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如果一堂课甚至一个教学阶段只采用一种方法,那么学员就会疲劳;如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就能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再次,是由各个教学方法的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各个教学方法有各自的适应性,又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如观察法有利于敏锐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形成,讨论法有利于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博采众长,综合地运用教学方法。

(5)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从教学过程内外诸因素的关系来看,教学方法又处在一个变量地位。虽然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和学员实际设计了某种教学程序或具体的教案,但是,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存在着各种可能性的变化。教师必须注意随时进行调整。根据教学过程的动态特点运用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尽量估计教学活动中可能产生的新情况,准备应变办法;到上课时,还要根据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掌握教学过程,以争取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7988.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11:安全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13:安全教育的技术方法
收藏 IP: 58.20.26.*| 热度|

1 周忠浩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