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如果不是自己亲自做了计算,我自己都会怀疑算的文章是照着实验数据做的假

已有 1413 次阅读 2024-5-16 09:51 |个人分类:心智之旅|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自从SU3-IBM提出来以后,我的世界观就不断受到挑战。SU3-IBM只是一个哈密顿量,这个哈密顿量在我之前也有人部分做过研究。但是自从我提出来以后(关键是观念发生了变化),这个哈密顿量就好像变魔术一样,从里边飞出来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已经习以为常的核结构世界的上空突然出现了各种妖魔鬼怪,然后最神奇的事情是,原来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在核结构的实验数据中一直都存在。

     如果不是自己亲自做的计算,我自己都会怀疑算出来的文章,是照着实验数据做的假。造假的手段,在科学界一直存在,而且这些似乎也变得更加流行。以前的核结构理论研究,理论和实验之间其实误差很大,只是大概的解释了核谱,所以核结构的研究者一直生活在一个不是那么精确的理论描述中。(关键是实验不精确)我在读硕士的时候,就是如此,有些理论拟合的结果不是太好,这是我一直没有放弃做研究的关键。别人已经习惯了这种不精确性,但是我一直不是很舒服。

     这个事情就好像爱因斯坦,从等价原理,然后运用几何的方法推导出广义相对论一样。开始的时候,这只是一个方程。(SU3-IBM的哈密顿量是很多人一点点做出来的,但是是我真正发掘了这个完整的哈密顿量的物理意义)然后一点点的把这个方程运用到各种问题中,特别是宇宙学和大质量天体。然后就出现了,我们知道,连爱因斯坦都认为不可能的结论中。(这个历史非常有意思,而它的翻版正出现在今天的核结构中,没有多少人相信我们真的找到了描述核结构低能性质的真正起作用的哈密顿量,他们只是认为我又提出了一个模型)宇宙不可能是膨胀的,结果是膨胀的,还是加速的。黑洞不可能是存在的,结果是可能的,而且还非常多,而且是我们进一步研究量子引力的关键。

     没有人相信,会真的有一个哈密断量可以精确的描述低能核结构的各种奇特性质,但是我踩了狗屎运,让我找到了。

     SU3-IBM中就出现了类似的结果。如果以前的核结构模型,可以看做是牛顿的引力理论,那么SU3-IBM就可以看做是广义相对论。我不能说,以前的理论是错误的(有时候我会这么说),但是它们不能很好的描述能谱的精细特征。牛顿的引力理论在宏观世界中的确是正确的,好使的。但是以前的核结构理论,实际上和今天的实验是冲突的。

     SU3-IBM的精确描述能力让人惊奇。如果你不亲手重复一下,你都怀疑是别人在造假。到了今天,这个理论已经能够描述B(E2)反常、描述类球谱、描述长椭球到扁椭球的谱不对称性、描述Pt196的最低四个0+态的特殊位置、描述Cd核反常的电四极矩变化、描述扁椭球特殊的奇偶变化(后两个是最近才发现的)。以后还会描述更多奇特的细节。这些,都是以前的理论描述不了的。

     我们终归是从理论,来看实验的。以前实验中的一些数据看不出来价值,但是在SU3-IBM中,这些杂乱无章的数据就有了联系。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遗憾的是很多人对此视而不见,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以前的世界,已经习惯了自己做文章的方式。当然,我觉得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好事情。我会有更多的时间做出新的发现。(我的研究是完全开放的,我自己可没有去保密什么,关键是别人不相信,我从来不强迫别人相信我什么,有时间我还不如赶快算一篇文章,我的每一篇文章的发现都可能是别人一辈子都追求不到的)SU3-IBM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它使得核结构的研究从以前的博士都做的很费劲的程度,变到了今天一个勤奋的大学生都有可能做出重要的发现。哪怕是从新编制程序,实际上也就是几个月的事情,轻松加愉快。

    SU3-IBM开辟了核结构精细谱学研究的新时代,它会告诉我们每一个原子核每一个能级和每一个实验数据的解释。当然这也让人遗憾,因为核结构的理论研究也可能很快就要结束了。但是这些数据为其他以核结构为基础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就好像原子谱学,已经没有太多研究的了,但是这些成为了许多新量子技术发展的基础。

    科学的进步是没有止境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01-1434303.html

上一篇:为什么说SU3-IBM开启了核结构研究的新时代?
下一篇:从SU3-IBM到未来的SU3核结构工程
收藏 IP: 111.25.143.*| 热度|

9 郑永军 杨正瓴 王安良 刘全慧 杨锦忠 王从彦 胡泽春 刘跃 朱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