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开后百花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yuexue623

博文

江苏大学入侵生物学课题组研究生毕业研究生写给师弟师妹的心里话——程HY

已有 560 次阅读 2024-4-4 06:37 |个人分类:其它|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加拿大一枝黄花 (16).jpg

1. 三年的研究生时光,你认为哪些方面的事情(包括学习、科研和生活等各方面)是最为主要的?

我认为在研一研二还是科研最重要的,最起码的,只有认真做好刚开始的实验学习和通过前期实验进行的经验积累才能做好毕业实验。当然学习科研是不可分开的,想要搞好科研,阅读文献和软件学习等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最后一年就看个人的未来规划了,毕业后的去向如何可能决定了这一年的重心在哪里。

2. 三年的研究生时光,你认为读研遇到的主要障碍或坑主要有哪些?你跨越这些主要障碍或坑的方法或路径主要有哪些?

我最大的阻碍是毕业的一些事情,不过我相信师弟师妹们肯定遇不到!那最大阻碍可能还是科研相关的实验失败,数据不理想等问题。实验失败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所以首先不要因为有心理负担而着急,寻找失败的原因,预实验做的充分一些,重新再来就好。以及无论是哪种障碍或者困难,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其实都和老师沟通。

3. 你认为在三年研究生时光中,是学生自身的先天禀赋更重要?还是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更重要?亦或是导师的学术水平更重要?亦或是导师的指导方法或管理策略更重要?亦或这些因素均很重要?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给这些影响你毕业的主要因素的重要性排个顺序。

其实,因为我们老师的学术水平以及指导方法都很牛,所以这个没法放进排序。剩下的,最重要的一定是自身的努力。就目前阶段的学习实验而言,努力完全可以弥补天赋所造成的差异。当然,如果师弟师妹们做到大牛了就当我没说(任何行业想要做到巅峰都是需要天赋的,但是当我们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学生的时候,努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4. 在三年研究生时光中,你认为什么样的导师是好导师?而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你认为自己和导师总体上算是好学生和好导师吗?若自己和导师还不是好学生和好导师,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王老师一定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学术能力强,对学生非常非常负责,虽然有时候因为老师太负责了,会感觉自己的科研独立能力很差。以及老师是注重学生的效率,只要完成了科研任务,其余时间都可以自由安排。但是我还算不上一个好学生,首先,老师的认真负责并不应该是我科研独立性低的借口,其次,因为自制力差等原因,这三年总是浪费了太多时间,现在想想,我真的还应该做得更好。

5. 在三年研究生时光中,你认为发表学术论文重要吗?

对我们学生而言,只要保证有一篇可以毕业的论文,其余论文发表出去的数量多少并没有那么重要(读博除外)。更重要的是写论文的过程,因为首先写论文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在这期间会对我们研究的方向,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有更明确的认知,其次,只有经历过写文章的过程才能进一步了解自己科研逻辑的水平,也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

6. 在三年研究生时光中,你存在论文撰写拖延症吗(若无此情况直接回答无。本题后面的问题也无需回答)?若你存在论文撰写拖延症,你克服论文撰写拖延症的方法或路径主要有哪些?

写论文遇到思维卡壳的时候就总想放下来,不想面对。我的方法是,在卡壳的问题上,多多阅读一些相关文献,或许看完的当下还没有思路,但过几天有可能就因为有了文献的知识储备而灵感迸发,突然明白了问题所在。

7. 你认为我们小课题组与其它同级别或同类小课题组相比,存在的优缺点主要有哪些?你是否曾经有一段时光在心底深处后悔选择我们课题组攻读研究生(若无此情况直接回答无。本题后面的问题也无需回答)?若后悔的话,主要原因是什么?

无,从不曾后悔。

8. 你认为花费三年的美好青春时光攻读研究生,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发展是否非常重要呢?亦或是耗费三年的美好青春时光攻读研究生对未来人生发展的总体收益是否显著呢?

非常重要,在刚入学的时候我觉得也许就是用三年来换一些未来自己的资本。但是通过这三年,我除了获得了一些以后的资本之外,对我来说还是思考、体验的三年,以后到底想做什么,自己喜欢什么。这些事情的明确也是这三年生活里非常非常重要的财富。

9. 在三年研究生时光中,你认为刚刚进校时提早进行人生规划对自己未来人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吗?你研究生毕业之后的人生规划又主要是什么呢?

重要,因为他决定了你这几年的努力方向,比如想出国什么的,都要今早做准备。但是没有也不用着急,生活总是变数很大,研究生这几年的日子可以慢慢考虑,慢慢调整。

10. 将三年的研究生时光凝练成一句(或两三句)心里话讲给你现在和未来的师弟师妹们,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

做自己认为对的,不要后悔,也不要留下遗憾。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8152.html

上一篇:江苏大学入侵生物学课题组研究生毕业研究生写给师弟师妹的心里话——于YL
下一篇:人生杂记
收藏 IP: 183.213.214.*| 热度|

4 郑永军 宁利中 高宏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