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雍正彩瓷中的蝙蝠
中国瓷器文化源远流长,不少朝代都烧出了属于自己时代的釉色,如宋徽宗的天青,明宣宗的青花;成化皇帝的斗彩;而说到粉彩、珐琅彩等釉上彩瓷,清雍正彩瓷在造型、胎釉、彩绘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胎体光洁,釉色温润,造型规整,制作精细,图案精美,代表了清代彩瓷的最高水平。
由于康熙皇帝长寿,雍正皇帝 45 岁才继承皇位。雍正在位虽然只有13年,却依然在瓷器史上享有重要地位,既有适逢盛世的时代原因以及工艺传承,也与雍正的审美品味高雅有关联,雍正的瓷器,尤其是桃蝠瓷器,风格与恽南田没骨画法的设色桃花非常相似,号称“一片流霞、十分春色”。
在雍正、乾隆时期的彩瓷中,桃子和蝙蝠都是重要的题材。常见的雍正寿桃纹瓷器,一般的样式是五桃配两只蝙蝠,或八桃配五只蝙蝠,这里面有个说法叫“五桃二蝠”和“八桃五蝠”。而在乾隆时期则以九桃更为普遍,九桃五福暗合“九五至尊”,所以在瓷器历史上也有“雍八乾九”之说。
“过枝”技法展示“八桃五蝠”
雍正寿桃纹瓷器在布局构图上也很有特色,其中瓷盘、瓷碗多采用“过枝”技法。“过枝”又称“过墙枝”,谐音“长治”,借喻政通人和、长治久安,始见于康熙后期,即花绘布局将碗盘内和外壁相连通,图案自盘外壁攀延过盘边伸展铺陈于盘心,使内外图案既独立成章又浑然一体。雍正时期的过枝桃蝠瓷器,与宋人写实花鸟画之精髓结合而成,遂营造出新的美学意境。凡运用此法者,皆质量非凡。
雍正瓷器上桃子的画法,系采用吸管吹釉而成,制作难度极高。自桃尖开始颜色慢慢逐渐过渡,由红到粉,再到桃白,再到桃底淡淡的黄绿色,非常自然漂亮,吹釉特有的厚薄不均匀,反而使桃子看上去更加真实。
清代的瓷器中,蝙蝠出现的频率很高。雍正时期的桃蝠瓷器蝙蝠的纹饰也有特点,可以看出清代早期和晚期蝙蝠纹饰风格上的区别。蝙蝠的纹饰在清代早期,图案画的非常写实,可以看到蝙蝠的眼睛和胡须,尤其是蝙蝠两翼挂钩部位尖锐弯曲而突出,而清代晚期同光时期蝙蝠的两翼出尖的地方已经变成圆浑的一个圆弧形,图案化趋势很明显。
蝙蝠的纹饰在清代早期非常写实
由于制作难度极高,雍正时期的桃蝠瓷器在雍正朝的成功率仅在3成左右,存世数量较少,而且艺术水准很高,备受藏家追捧,在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上屡屡创出数千万元的天价。其中极富传奇色彩的是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这件稀世珍宝一度放置在茶几上沦为普通灯座,为了增加稳定性,瓶内甚至还加入了主人家后花园伴着狗粪的泥沙。2002年香港上拍时创下了四千多万港币的世界纪录,由香港传奇古董商张宗宪的胞妹张永珍女士竞得,两年后张永珍将此瓶无尝捐赠给上海博物馆。雍正时期描绘蝠桃纹图案的粉彩瓷器见于瓷瓶者极为罕见,而这件蝠桃纹橄榄式瓷瓶更是绝无仅有,现在也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此外,一件雍正粉彩花桃石榴蝙蝠纹双耳尊也拍出过千万港币。
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与雍正粉彩花桃石榴蝙蝠纹双耳尊
雍正时期描绘蝠桃纹图案的粉彩瓷器多见于各式瓷盘和瓷碗,但是其中的精品也是价格不菲。如雍正过枝八桃五蝠盘,直径约50.5公分,官方藏品目前仅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及荷兰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各藏一例。近些年在拍卖会上上露面的一个藏品,近些年的拍卖价格已经从数百万元港币攀升至3350万人民币。而一对雍正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碗,香港苏富比2015年春拍竟然成交价高达8980万港币。雍正五蝠八桃盘,曾于乾隆三年由乾隆皇帝下旨,交唐英仿制烧造。这款仿制的直径约20.8公分的乾隆过枝八桃五蝠小盘,香港佳士得2015年拍卖成交价也达725万港币。
雍正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碗,湖北省邮资明信片 2007
嘉庆、道光时期时期资器的胎骨与乾隆时期相比变化不太大,只是胎质显得粗松一点。瓷器釉质变粗,釉面上普遍出现了“细桔皮釉”及 轻微的“波浪釉”。臼釉的颜色还是白中闪青色,但洁白程度不如乾隆时期,后来逐渐变灰色。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的瓷器,这个时期的瓷器在胎质上已经比不上嘉庆、道光时期的瓷器了,更无法与雍正、乾隆时期的彩瓷相提并论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