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坪博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mu 广学馆记

博文

阿拉贡国王海梅一世和西班牙人的黑蝙蝠守护神 精选

已有 4912 次阅读 2023-5-11 18:39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在西方文化中,蝙蝠一般都被认为是邪恶的象征,但也不尽然。西班牙人就对蝙蝠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尤其是对黑色的蝙蝠情有独钟。这背后有一个传奇的故事,传说黑蝙蝠曾帮助西班牙历史上的阿拉贡(Aragón)国王海梅一世(Jaime I)赢得瓦伦西亚之战。

    阿拉贡王国是1035年在现今西班牙东北部建立的王国,它与另一个王国卡斯蒂利亚构成今天西班牙的历史文化基础。海梅一世在1216年出任阿拉贡国王时年仅8岁,在1227年海梅亲政之后,一度致力于将阿拉贡王国同纳瓦尔王国统一,但战争很不顺利。海梅一世在1233年发起又一次收复失地的战争,兵峰直指入侵瓦伦西亚的阿拉伯统治者。几经反复,终于在1238年攻克瓦伦西亚取得最后的胜利。

        西班牙  1977 海梅一世塑像

    传说在1238年,海梅一世率兵进攻瓦伦西亚时正值酷暑,军队疲惫不堪,海梅只好下令全军休整。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海梅躺在半睡半醒之间感觉到身体突然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惊醒一看,原来是一只黑蝙蝠在他的帐篷里飞来飞去,海梅顺手一抓便把黑蝙蝠抓在手里。感到蹊跷的他随即走出帐篷把它放生了,但警觉的海梅此时完全没有了睡意,他穿好军服开始巡视军营,并加强警戒以防敌军偷袭。海梅的军队在巡逻过程中还真的发现了一小支来自于敌军的准备暗杀海梅的偷袭部队并将其全部活捉。从偷袭者的口中海梅获得了关于对方的军事部署等非常有价值的军事情报,几天后,海梅率领部队顺利攻下了瓦伦西亚,顺利实现自己在战前发出的要在10天内拿下瓦伦西亚的誓言。

    西班牙1988年海梅一世攻克瓦伦西亚750周年

    此次战役出乎意料的顺利,海梅认为那只黑蝙蝠就是他的守护神。如果不是蝙蝠把他吵醒,说不定他早就成了对方的刀下之鬼,谈何取得相关情报乃至战争的胜利。于是战后海梅便在军服上绣上了黑蝙蝠图案当作护身符。当然,关于这段传说,也有另外的版本,其中一个是据说在战斗中,一支敌箭悄悄射向了正在全神贯注指挥战斗的海梅,但恰巧这时有一只黑蝙蝠飞过,帮他挡下了这致命的一箭;第三个版本则是海梅一次战败后被迫躲藏到一处蝙蝠崖下,成千上万的蝙蝠蜂拥而出,致使追赶的敌人惊惧而退,给了海梅重整旗鼓的机会并反败为胜。无论哪一种传说,总之是黑蝙蝠帮助海梅躲过灾难并取得了胜利。

    西班牙1966 瓦伦西亚的市徽图案上有黑蝙蝠的形象

    黑蝙蝠图案当作护身符的做法很快传遍了西班牙上下,从军政要员到平民百姓们也都纷纷效仿。巴塞罗那市的市徽从14世纪延续至今,一共换过16个图案,其中17901931年的三个市徽图案上都有黑蝙蝠的形象,而且蝙蝠高居王冠上方,霸气十足。由于历史上海梅还收复了马洛卡岛,所以马洛卡岛那里的城徽上也有蝙蝠的影子。精明的西班牙人也围绕黑蝙蝠做起了各种生意,诸如“黑蝙蝠饭店”、“黑蝙蝠宾馆”、“黑蝙蝠酒”乃至“蝙蝠比萨”都应运而生。至于瓦伦西亚人,更是将黑蝙蝠当成了神,现在瓦伦西亚的市徽图案上仍然有黑蝙蝠的形象;西甲著名老牌球队瓦伦西亚足球俱乐部的队徽上也有一只高高在上的黑蝙蝠,黑蝙蝠和蝙蝠军团更是成了瓦伦西亚足球队的代名词,报道战绩和赛况时常常可以看到诸如“黑蝙蝠咬伤皇马”、“面对黑蝙蝠巴萨不容有失”这样煽情的标题。巴伦西亚市的另外一支老牌劲旅莱万特队,虽然也被称作蝙蝠军团,但由于实力不够,只能被称为小蝙蝠,所以也就有了“刚踢完大蝙蝠,又来一只小蝙蝠”、“西甲小蝙蝠双杀巴萨皇马”这样的报道。


        西班牙 2019 瓦伦西亚足球俱乐部成立百年邮票 小型张

    西班牙人的黑蝙蝠文化,与我们平常了解到的关于西方蝙蝠文化的认知颇有不同;在遥远的汤加,萨摩亚女孩Hina却会送给汤加国王Kula一对狐蝠作为爱情信物;在悠久的中华文明中,中国人民会视蝙蝠为幸福的象征。这些文化差异,看似偶然,其实也是世界多元文化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相互尊重,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04206-1387636.html

上一篇:有熊猫蝙蝠之称的非洲斑蝠
下一篇:拇指和脚踝长有吸盘的新热带盘翼蝠
收藏 IP: 159.226.127.*| 热度|

6 尤明庆 宁利中 郑永军 李学宽 朱晓刚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