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0年前,为了保护西班牙在新大陆和亚洲的殖民地免受天花肆虐,在国王卡洛斯四世授意下,西班牙军医巴尔米斯组建了一只“皇家慈善疫苗远征队”,乘坐一艘名叫“玛丽亚·皮塔”号(María Pita)的三桅帆船,在1803年开启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疫苗接种运动。这次行动因为西班牙军医巴尔米斯的杰出贡献而被称为“巴尔米斯行动”。为彰显这一史诗级的行动,西班牙曾经在2004年发行了一枚雕刻版邮票,以纪念皇家探险队传播天花疫苗200周年(Bicentenario de la Real Expedición de la vacuna de la viruela),画面为人们欢送“玛丽亚·皮塔”号离开海港扬帆起航的场景。
巴尔米斯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的军医,全名为弗朗西斯科· 哈维尔·德·巴尔米斯·贝伦格(Francisco Javier de Balmis y Berenguer),曾任西班牙驻墨西哥城阿莫尔德迪奥斯军事医院的高级外科医生。在1798年詹纳发表了牛痘接种预防天花的研究成果后不久,巴尔米斯很快就将一份法语说明书翻译成西班牙语指导国内接种,并向国王卡洛斯四世进言,希望能够派出一支医疗探险队前往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将牛痘疫苗传遍西班牙语世界。而卡洛斯四世的女儿玛丽亚·特蕾莎(Maria Teresa)公主,正是因为感染了天花,在1794年不幸夭折,离世时还不到4岁。所以这一计划迅速得到了卡洛斯四世的首肯。
巴尔米斯的远征团队除了10名成年人,还包括共22名男孩。在19世纪初,预防天花的牛痘疫苗在离开人体之后保质期只有12天左右。为了将牛痘疫苗顺利运输到遥远的新大陆,按照当时欧洲医学界的惯例,巴尔米斯团队选择了未感染过天花的儿童作为人体传播“链环”,从而为疫苗“保鲜”的方法。这些儿童都来自于西班牙拉科鲁尼亚的一所孤儿院,除了院长伊莎贝尔9岁的独子本尼托·韦莱兹(Benito Vélez),其余的孩子都是孤儿。
1803年11月30日, “玛丽亚·皮塔”号帆船载着32名乘客离开了拉科鲁尼亚。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为医学免疫而组建的远征队扬帆起航。消息传到英国,发明牛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创始人詹纳激动地写道:“我很难想象,在以往的人类历史当中,还能找出另一个如此高尚、如此普惠的慈善榜样。”
此后7年间,“皇家慈善疫苗远征队”开启了艰苦卓越的远洋疫苗接种工作。路途中,有孤儿不幸死亡,副队长萨尔瓦尼也在1810年在南美玻利维亚的科恰班巴因病离世,为人类战胜天花的事业,他们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宝贵生命。
萨尔瓦尼去世时,南美洲的殖民地起义者和忠于王室的殖民军之间爆发了连绵不断的冲突,接种牛痘的工作在南美洲也因此而停了下来,此时萨尔瓦尼和他的同伴们,已经让超过100万南美人接种了牛痘疫苗。
1805年,巴尔米斯在结束了在菲律宾群岛的接种工作后,来到中国的澳门,为当地的中国人和葡萄牙人接种了牛痘,这也是巴尔米斯试图通过牛痘接种来帮助西班牙语世界之外的人们。但他们在广州的推广工作并不顺利,只接种了大约20个人,就踏上了最终返回西班牙本土的旅程。
此后的一百多年里,通过全球人类持续不断的努力与合作,在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庄严宣告,天花已经在野外灭绝。此时回顾,正是西班牙“皇家慈善疫苗远征队”的工作,吹响了人类通力合作、彻底剿灭天花的战斗号角。“巴尔米斯行动”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铭记。2021年,时值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西班牙再次发行了小型张一枚,邮资图的上半部分是“巴尔米斯行动”的行动路线图,下半部分是天花病毒粒子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后期上色),小型张边纸上的主图是巴尔米斯的黑白肖像,右下是“玛丽亚·皮塔”号帆船,中间彩图则是当前西班牙国防军正在抗疫的年轻战士们,表达了铭记“巴尔米斯行动”精神、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