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科研人员都有过投稿,审稿,被接受和被拒稿的经历。在与编辑部的交往来往邮件中,能够从编辑部的用词中,感受到一个期刊的办刊理念。比如请人审稿的邮件,中文期刊大多数是用“通知”,第一句话就是“审稿通知”;而外文期刊大多数用的invitation to review …或者是review invitation。通知是指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通常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从这个定义看,一个期刊无论如何都不应该,也不具备资格向科技人员下发“审稿通知”,只应该是邀请科技人员为其期刊审稿。
任何一个发表过科研论文的科技人员都从论文的审稿过程中获益,也应该积极参与论文的审稿。我自从担任过主编以后,深知办刊不易,请人审稿不易。之后收到“审稿通知”和invitation 我都会认真对待,能审尽审。但是,每次收到“审稿通知”还是让我有几分不快,毕竟我和来函的期刊没有率属关系,更谈不上上下级关系。你不能通知我审稿,只能是邀请我审稿。
“审稿通知”由来已久,从我第一次收到这样的通知也快有30年了。那个时候期刊高高在上,投稿还需要单位开个证明,同意你投稿。早些年能被邀请审稿也有一种被承认的感觉,有几分的窃喜,忙不迭去审稿。如今除了少数牛刊外,大多数期刊邀请审稿人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自己慢慢地受“邀请”多了,再收到“通知”的时候,就不免有了几分的不快,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矫情了。
再说说拒稿信。拒稿信是作者最不愿意收到了信(邮)件,有没有从未收到过拒稿信的科学家我不知道,反正我作为作者,我收到过各种类型的拒稿信。有些期刊的拒稿信,写即客气又决绝,毫不留情地指出文章的弱点,未了还有一点小安慰来上一句“I know this is not the news that you were hoping to hear, but please understand…”。我做主编的时候,免不了要写拒稿信,我也尽快写得客气一些,人性化一些。
我们是礼仪之邦,可以选择恭敬的词多了去了。期刊编辑是不是可以试一试用“邀请审稿“替换一下“审稿通知”。在写拒稿信的时候,少一些格式化,多一些人性化。一个成功的期刊,要维护好作者,审稿人和编辑三支队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6: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