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与一位神交已久的好朋友终于见了面,我们热烈地聊了很多关于自己科研经历和重要决定时的心理过程。我发现我们在有一些地方有非常相似的经历和非常相似的思考。从而我想我们可能确实属于万千青椒群体中的两个典型,可能其他一步步走向相似岗位的人都有同样的阶段。
相仿的年纪,相似的科研起步,使我们最终在一个时机下通过网络认识,但7年过去了,才又在另外一个机缘下见了面,细想起来也确实挺有意思。我们聊天的内容很多,关于青椒的方方面面,但是最让我感到共鸣的是同样一段的早期学习经历。
还是在大学二、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候开始决定要向科研的方向发展,因为参与到了一些具体的项目当中,所以开始了类似于研究生的学习状态。我最早接解的是昆虫分类学,了解的人会比较清楚,这是一门逐渐冷门下来的学科,这一门学科的特点是特别需要积累,特别需要投入时间,是一种必须要下苦功夫,坐冷板凳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入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做研究的各个方向,应该都类似;只是做昆虫分类可能格外需要这刚开始的苦功夫)。最早开始钻研这个方向时,是绝对的一头雾水,数以百计的形态部位和专有名词,要在显微镜下与标本的部位一一对应起来,通过检索表把一只只几毫米的虫子进行定属定种,实非易事。所以最早期有一段时间有点像王阳明先生格竹一般,一盯标本看就是一两个小时。初时的进展是非常缓慢的,这段时间已经记不清是多久了,但至少也有好几个月。一直以来走着检索表,对看到的形态部位的描述都感觉似是而非,以致于终究不敢妄下定论。然而突然有一天,在看着一件在学校里采集标本的时候,产生了很特别的心理反应,当时我就特别强烈地认识到,这一件是绝对的鉴定准确了,方方面面都对了!当时指导老师还颇有质疑,但当我把怎么鉴定、哪些关键特征一一指出后,也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赞同。从这以后,鉴定标本这个方面就算是被突破了,后期当然遇到一些疑难个体,但解决它们的鉴定时,再也没有第一次这么让我激动了。
聊到这件事情时,朋友也分享了他刚开始做昆虫鉴定时的一段经历。他最初学习将研究的类群进行分属,也经历长时间混沌期,忽然有一天,就豁然开朗了。这也让我意识到,可能大家在攻克某个方面问题的时候,确实会有很长时间的“停滞”,但实际上只要不断地投入时间,肯定会在某个时间自我突破的。
朋友也引述了一句孔夫子的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也把这句话写进了他博士论文的致谢中。他在博士时也经常遇到同样的状态,一个问题有时候需要思考很久,查找很多资料,但在某一次见到他的导师,就被轻松点拔明白,所谓醍醐灌顶应该就是这样吧。不过我们也都明白,没有这段长时间的努力思考,导师的点拔也不可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我们从前背的古文也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经典名句,一直在提示着我们积少成多的质朴道理。后来我也不断地接触新的领域,新的方法。而这种一段时间“停滞”的状态,也反复经历了很多次,但经历得越多,就越能体会“从量变到质变”这句话的内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8: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