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趣这个东西,很多人就停留于嘴上说说过个嘴瘾。真正的兴趣,或者是有规则的、有规训的兴趣,很多时候就等于“无趣”。因此,大多数成熟的或者有成就的人,一听到下属开口闭口谈兴趣就心生厌烦。以前不觉得,现在自己也快奔四了,总觉得还有很多兴趣没有去探索完成。这个对于做科研,是大忌!也常常讨厌自己在科研兴趣点上,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然而,最可悲的是我也深知,这种生活可能要伴随自己一辈子了。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除非,自己躺平了。
记得读博士时,和那日苏老师探讨一些问题,末了那老师告诉我我的思维太跳跃了,谨防做学术蜻蜓点水、做得不深入。其实,对自己的思维是跳跃型、发散型的认知,始于大学本科和一个中文系同学的聊天。而后,我在工作、讲课、做心理咨询时,都有展现。天马行空时,可能是我才思泉涌、效率最高的时候。读大学其实是读自己,我也一直对自己进行剖析,这种跳跃型、发散型的思维方式,是造成自己兴趣多变的根源。我的同学甚至告诉我,我不适合做学生,而是适合做导师。这玩笑开的有点大!!我深知,无论我是做班主任带班,还是岗位工作、做学术,我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而且,在我可选范围内我得做我选择的,这导致我的导师向我的师兄侧面打听我到底行不行、为什么这么犟。我甚至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工作方法发挥到了极致,三天做这个课题,两天做那个课题,后天想新的课题。我还把这种方法,传授给我的学生们。让他们列出多个兴趣、计划,大学四年每个月或者每个星期或者每天轮番更换。现在想想,这是不是误导了我的学生?我比其他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自己效率最高的时间点,因为我不习惯控制、强制自己哪个时间段必须完成哪个计划。我缺乏自我控制这种能力,这是我的弱项,而我避免弱项的方式,是增加频率。经常采用“三小时打鱼,两小时晒网”等更高频节奏,去克服自己兴趣多变的毛病。
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好处自己也知道。
写下来的意思,是告诉自己,最近的兴趣点有点多,如果像读(赌)博时那种全日制可以心无旁骛的日子,是有足够的探索时间的。但是现在天天辅导儿子的功课,工作生活一大堆的事情,大块大块做科研的时间是个奢侈品。
工作之后,对自己生来就不是“学术的料”愈发清晰,而愈发清晰这个过程本身,也许是自己躺平的前奏。
学海无边,回头是岸?
那奔四之人的好奇心怎么办?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4: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