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寻芳草——周浙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浙昆

博文

过河后的几点体会——杂谈研究生的培养 精选

已有 11431 次阅读 2022-7-29 14:02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过河后的几点体会——杂谈研究生的培养


今年6月我的最后一位博士研究生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我培养研究生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我的学生许多学生都在科研院所或在高校工作,很多学生都做了教授或研究员,成绩斐然。有的学生获得的优秀博士论文,有些获得国家级的人才项目。苏涛和星耀武都获得了吴征镒植物青年创新奖,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有同事常常问我是如何培养研究生的,作为一个直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导师,现在上了彼岸,似乎也可以谈一点过河的经验教训了。

199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到今年止,我培养了58位研究生(包括法国籍1位,尼泊尔籍2位)和5位博士后合作过(法国籍1位)。和许多老师比起来,我的学生数量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了。培养研究生对于我而言,一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在调整自己的过程。26年间的我的学生从70年后到了90后,不同时代的同学有不同的时代痕迹,我不得不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自己。中国科学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现在的科研环境,条件和要求和二十几年前大不一样了,这也要求我不断调整带学生的方式和要求。这几十年我自己的修养、为人处世的方式在变化,学术积累也在增加。这个时候带研究生的方式也在变化。最后一个学生毕业,我的这条河也算过去了。

 一、常怀教书育人之心。在研究所研究生是科研的主要力量,无形中研究生就被当做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我也不来例外,也把研究生当做科研力量,也要让研究生去完成课题组的工作和任务,但我始终还保持着“教书育人”的初心。有了这个初心,有些时候我交给研究生的课题,就不是单纯为了完成项目或任务,而是把人才培养的考量放在了首位。还有一些课题的安排,则是完全是为研究生的未来着想。我毕业的研究生,我都希望他们能够选择去出国留学,去更大的平台,水平更高的团队,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在更大舞台上大展宏图。我更希望他们是栋梁之才,而不仅仅是研究组的中坚力量。

        二、引导学生献身于科学。科研院所招生学术研究生的目的,应该是培养未来的科学家。然而,在今天这个价值取向非常多样化的社会,读研究生的目的也就各有不同。有些学生就是想拿一个学位,换一个环境,更多的学生则对科学研究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那种从一开始就矢志不渝,想做一名科学家的不是没有,而是不多。我和学生的第一次谈话,都要问他/她为什么要考研究生,都是从引导他或她做未来一名科学家开始的。我给学生分享自己做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快乐,当然很多时候,他们并不能理解我说的艰辛与快乐,我自己是在五十岁以后才开始体会到做研究的快乐的。

        三、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只有当导师全身心的投身于科学研究,学生也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身于科学研究。要求学生多看文献,你自己得首先多看文献。导师能从学生的报告、论文和交谈中知道学生看文献的程度,学生也能从你的交谈和指导中知道他的老师看了多少文献。导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要保持好写一作文章的习惯,要坚持发表一作的文章。一是表明你还在科研的第一线,还有冲锋陷阵的能力;二是坚持发表第一作者的文章,你才能体会学生的困难和问题所在。我的履历中有以一段时间缺乏第一作者的记录,现在想想看是一种缺憾。

        四、教学相长,其乐融融。我常给学生说的一句话是,你们不能只知道我知道的事情,掌握我掌握的方法和理论。我这个人本事小能力差,又没有什么独门绝技传给学生。但有我有一个好处,就是人还算虚心,非常愿意向学生们学习。我从学生处获取过新的文献,新的研究方法,甚至是新的理论。我培养每学生的过程,都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我在这个过程中也获益匪浅。

        五、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前面说过,在一个选择多元化的社会,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来读研究生的目的也各有不同。从另一个方面看,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适合做科研的。这个行业不仅需要超凡智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更需要坚忍不拔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经常面对失败的勇气。如果你不能每天工作12小时,且全年无休;如果你不能常年保持高强度的看文献频度,做实验,出野外的能力;如果你不能面对激烈的竞争,面对经常会失败的勇气,你最好不要进入这个行业。我常常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题。对于真正能够并且愿意献身科学的学生,设计那种有挑战性,有难度,有风险的课题,师生共当风险,共同努力寻求突破。对于只想拿一个学位的同学(并没有什么不好的),设计那种中规中矩的课题,保证他们能够按质按量完成学位论文,获得学位。我的学生也有不少是从事其他工作的,我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好。我相信他或她在中国科学院的经历和受到的科学训练,必将提升他或她逻辑思维能力,改变看问题的方式,让其终身受益。

         六、登高远望,提升品位。品位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事风格,学术品位,关系到一个人的学术成就。尽管我起点不高,但我还是努力去提升研究生的研究品味,引导学生去关注重大科学问题。年轻学者最终要走向国际学术的舞台的中心,现在中国的学科发展,让年轻研究生们站在了历史上的新起点上,他们要担负起历史赋予中国科学家的责任与义务。

       七、恪守边界与底线。导师的底线在哪里,每位导师心里都应该很清楚。边界必须准守,底线不可突破。我提倡亦师亦友而不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关系。我常常会和学生开玩笑,偶尔也跟着大家八卦八卦。但我提倡既要关心学生生活,又要尊重学生的私人空间。有时候,有的学生也会和说一些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甚至还有过女/男朋友或配偶我给打电话,诉说他们的困惑或遇到的问题。这种时候我首先做一个倾听者,然后站在长辈或朋友的角度给予一些建议。面对一些难以决策和取舍的时候,我就站在学生父亲的立场上做决定。我有一位在读博士生怀孕了,而答辩又在即,本着这个原则,我给予了力所能及的照顾,结果这位同学即没有耽误生孩子,也没有耽误答辩。对待学生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在研究组提倡良性竞争,不能将相似度过高的课题同时交给两学生去做,那样会引起不必要内卷和恶性竞争。

以上是一个已经上了岸的人的胡言乱语,仅供一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727-1349262.html

上一篇:读吴征镒院士自序有感(一封写给先生的邮件)
下一篇:十年星辰十年路 ——研究组青藏高原新生代植物研究杂感
收藏 IP: 222.219.183.*| 热度|

35 郑永军 李东风 张红光 史晓雷 唐小卿 苏德辰 郁志勇 冯兆东 杨洋 郑强 周忠浩 冯培忠 王德华 卜令泽 杨正瓴 王恪铭 吴斌 张晓良 吴晓敏 李可 吕厚远 查宏光 陈中 李陶 蒋敏强 张勇 农绍庄 李璐 汪凯 张士宏 丁海霞 高建国 张卫信 居世灵 周浙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