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leyfy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sleyfyw

博文

冯扬文:俄乌冲突对国际海运市场的影响简析

已有 6966 次阅读 2022-3-17 15:0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俄乌冲突对国际海运市场的影响简析

冯扬文

 

2021全年,中国至乌克兰、俄罗斯的出口贸易额分别为191.7亿美元、1459.6亿美元,分别占中国出口贸易总额0.6%、4.3%。基于俄罗斯、乌克兰在国际石油、天然气和谷物等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俄乌冲突对国际海运市场形成了扰动作用,亦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较大影响。散货运输市场方面,为应对局部战争风险,海运公司对现有运输航线进行调整优化,部分航线由于绕行以及贸易商调整货源采购地等导致运距增加从而推涨了运费,此外燃油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刺激散货运输市场行情快速上涨。截至3月15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升至2689点,自2月24日(冲突爆发)后上涨502点,涨幅23.0%,同比增长35.6%集装箱运输市场方面,由于中国出口至俄罗斯、乌克兰主要港口的集装箱海运需求较少,又时值春节后传统淡季,中国至俄罗斯、乌克兰主要港口的黑海航线上的出口货运需求更少,黑海线运价变化不大。油品运输市场方面,俄罗斯遭受制裁后,俄罗斯原油供应逐步转向亚洲,而美国借此增加向欧洲的原油供应,油运市场随之迎来复苏。

一、 当前国际海运市场现状

(一) 中小型散货船运价明显上涨

俄罗斯和乌克兰均是干散货主要出口国,中东和北非严重依赖黑海地区的粮食供应,而近一个月内乌克兰局势的不断升温破坏了黑海地区的海运贸易,导致进出口贸易转向南美其他国家,带来平均运输距离的增加,推涨运输成本。此外在俄乌局势等地缘政治因素催化下,今年以来原油价格继续大幅走强,导致运输成本持续高涨,带动巴拿马型散货船运价明显上涨,而去年十月,由于港口拥堵造成的海岬型船可用运力不足,导致大船运价暴涨,表征海岬型船舶运价的BCI指数单月涨幅达到114.6%。另一方面,冲突使各国避险情绪升温,三月初日、韩对印尼煤炭进口激增,且东南亚地区杂货运输需求也有良好表现,带动小型散货船运价显著上行。截至3月15日,BPI指数和BSI指数分别涨至2946点和2901点,自冲突爆发后分别上涨257点和486点,涨幅9.6%和20.1%,同比增长29.7%和39.3%,其中巴拿马型船日租金单月急升4911美元26512美元/天,涨幅达22.7%。

image.png 

1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

数据来源:波罗的海交易所

(二) 集装箱航运市场整体影响较小

2月24日起,班轮公司相继暂停前往乌克兰敖德萨港口的订舱服务,部分航次选择直接跳港,部分选择改靠至罗马尼亚的康斯坦萨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希腊的比雷埃夫斯等周边港口。而3月1日后,部分班轮公司暂停所有往返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的海运、空运、铁路订舱服务。

尽管俄乌冲突导致了班轮公司燃油成本(占班轮公司总体运营成本的20%)上涨,但从全球最大的班轮公司之一——马士基的经营情况来看,2021年马士基单位成本仅2130美元/柜,同比上涨12%,平均运费却同比上涨66%。根据宁波航运交易所统计的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3月11日,美西航线(加价)、美东航线(加价)40尺标箱市场均价分别高达9588 USD/FEU、13069USD/FEU。由此来看,班轮公司有限的运营成本的增加几乎不会对目前市场高昂的海运费造成太大影响。

(三) 油品运输市场低位回暖

美欧对俄实施的联合制裁将极大阻碍俄罗斯的能源进出口跨境支付清算,对油运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原油与成品油运价于低位复苏回暖,迎来多轮连涨。俄罗斯原油出口量约500万桶/日,占全球原油贸易总额的12%,其中约60%的石油出口销往欧洲。俄罗斯遭受制裁后,欧洲炼油商逐步转向中东国家,而俄罗斯原油供应转向亚洲,带来了更多的长距离运输。美国则借助页岩油开采技术向全球提供原油供给,包括欧洲,其对于俄罗斯的进口原油的替代效应强于中东地区,利好跨大西洋航线市场,大幅增加运距。截至3月15日,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BDTI)和波罗的海成品油运价指数(BCTI)分别升至1279点和1032点,自冲突爆发后分别上涨375点和336点,涨幅41.5%和48.3%,同比增长75.9%和82.3%。

image.png 

2  波罗的海油品运价指数

数据来源:波罗的海交易所

二、 下阶段国际海运市场走向

(一)俄乌冲突升级将进一步推升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全球通胀压力上升。当前主要国家石油库存已处于低点,而俄罗斯作为重要原油和天然气出口国,约占世界原油供应量的12%,占欧盟能源进口量的39.5%。冲突和制裁可能进一步加剧全球供应链紧张,消费和工业将遭受重创。对新兴市场而言,多数新兴经济体都是矿物及燃料的净进口国,如果冲突长期抬高油价,将破坏贸易平衡,带来恶性通胀,其中普氏62%铁矿石价格指数最高到达到162.3美元/吨,自冲突爆发后上涨18.5%。同时油价亦大幅上涨, WTI和布伦特原油最高分别报收于123.7美元/桶和128.0美元/桶,创2008年8月1日以来新高,自冲突爆发以后分别跳涨33.3%和29.2%。在当前原油价格短线快速上行后,对全球市场利率和通胀前景带来较大不确定性,预计国际能源和大宗商品市场将持续面临压力。同时,干散货和油轮运输的运价将持续上涨,前提是冲突引发的长距离运输增加,从而对船舶供应的需求激增。综合看来,后市走向将与冲突形势高度相关。

image.png 

3  普氏62%铁矿石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我的钢铁网

image.png 

4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

数据来源:国际能源网

(二)俄乌冲突导致班轮运输无法正常化,外贸出口企业或无法正常出货、或在途货物难以正常到港、或货物到港后无法被正常提货,资金回流、货物灭失等风险大大增加。同时,若4月后中国出口贸易需求逐渐恢复,可能增加乌克兰、俄罗斯等周边港口运营压力,造成港口拥堵,降低全球物流供应链的整体周转效率。

(三)全球189万海员中有10.5%(198123名)是俄罗斯人,另外4%(76442名)是乌克兰人。由于全球近15%的海员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因俄乌冲突持续导致航运市场或面临更严重的船员紧缺难题。

(四)部分国家已对俄罗斯采取经济制裁,可能会迫使各国买家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替代货物,但可能进一步带动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496924-1329842.html

上一篇:冯扬文:近期国际航运集装箱市场动态
下一篇:冯扬文:一季度东南亚出口强劲增长,国际贸易竞争加剧——基于对越南出口贸易的研究
收藏 IP: 122.227.16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