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jun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junwei

博文

学术哲学的邀请(3)——在星光下与自己对话

已有 2229 次阅读 2020-9-16 10:44 |个人分类:应如室|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哲学, 实业界, 思想, 自由, 向往

学术哲学的邀请(3)——在星光下与自己对话

仰望着星空,辗转反侧于床上,我久久不能入睡。我在想生活在现实中,同时需要拒绝让自己的学术理想与沉迷其间的现实琐碎相妥协,避免同化与盲从,使得这一切成为可能的关键是孕育自己的学术哲学,自己的学术生活应该由自己去安排和践行,这种学术哲学的文化内涵需要自己开发与孕育。

我可以尝试着在内心中建立一个无形的学术哲学博物馆,展示自己的学术哲学历程、过程和思想片段,可以供自己和他人游历与探讨。学术哲学需要对外讲故事,更需要对内讲故事,我可以忙里偷闲时进行反思及学术哲学的沉思。

我觉得这个学术哲学博物馆应该是简洁、明净、清新、大方、轻快的,不是繁琐、雍容的、拒人千里的——这不是我希望的风格。这个学术哲学博物馆不仅仅服务于学术研究,更可以服务于业界实践。随着自己研究的深入和实业界的频繁接触,我愈发发现知识并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并不是无用的。“知识无用”或许是因为使用者自己不会用,不会审时度势,不会随机应变,不会因应情境而活学活用。

学术的探究让我更加懂得观察与思考,输入、处理及输出的辩证,让我懂得“广博见识”也是一种知识的汇集,而这种汇集是最直观的冲击,这种冲击不应该是“昙花一现”式,应该是像酒发酵一样,会以为“见识”这种“微生物”,让“思想”这“”越发醇厚浓香,这背后需要我杜绝“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而是“处处留心”的留痕与铭记,更是不同知识及场景的对比,捭阖纵横,需其思辨而驭之,非刻板教条而从之。

生活中处处弥漫着学问,我尤其清楚学界与实业界的割裂及融合,割裂是两者之间有实施和落地的距离,融合是指学术与实业界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最终必将走向融合,相互促进,而割裂是我之前的认知,融合我是深入实业界后的体会。我强烈地需要有意义的哲学信念的力量支持。这并非是抛弃学术研究,相反地,是需要更加深入研究,而后将研究因时因地地灵活应用到实业界,这种应用本身就是学术研究的内涵,而非背离和背叛。

这需要学术研究者超越生活和实业界,需要“跳出五行外,不在三界中”的俯视和第三者的客观和冷眼相对,这是一种“出世”的学术精神。又需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入世”精神,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实业界的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这种“出世”和“入世”是一套连贯的想法,使得学术、生活及实业界可以融合性理解,从而帮助我接受可以接受的,改变可以改变的,才不会丧失自身的完整性和理智性。

若是可以另有选择,我会流连于山水之间,体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境界,让自己懂得变通,让自己变得心境平和,让自己在天地间感受自我的渺小,思想的无限,让我自己有足够的韧性去反思与求索。

面对学术的困境我并非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制造或者主动发现学术的破冰处,我不想接受学术给我的一条缰绳,我想给学术一条风筝线。

我们可以回到我们学术的内心世界并负起责任,将这片学术的园地用心耕耘,细心照料,让我们的学术世界处于宁静之中,这种安静并非静止与停止,而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的状态,涵盖了激烈的思辨与矛盾的充斥,这种辩证也是正常的、自然的状态,而非强迫与造作。

有时候,月亮不是晚上也会在天空中出现,同样的,不需要等到晚上去仰望星空,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学术哲学世界随时植入星星,随时去仰望,随时去与自己对话,就像之前我读书的时候没有钱买电脑,我就把自己的大脑作为计算机,闭上眼睛,让C语言在头脑中一条一条去执行,把自己的大脑当作计算机,同样可以运行程序及发现错误。

思想可以海阔天空,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所以,原谅我这学术不羁放纵爱自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所以,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学术的向往。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41012-1250791.html

上一篇:学术哲学的邀请(2)——问题的发现还是自然呈现
下一篇:学术哲学的邀请(4)——学术的探究
收藏 IP: 220.113.1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7: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