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renf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renfeng

博文

[转载]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为何越来越重要

已有 2078 次阅读 2020-4-30 19:2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本文来源于新华网(新华社记者彭茜 郝亚琳)

  轻轻扎破手指,取一滴血,滴在检测卡样本孔内并滴加稀释液,15分钟后便可通过观察反应线出现与否,判断自己是否曾感染新冠病毒。

  与应用广泛的艾滋病病毒检测试剂盒原理类似,这种新冠病毒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最近成为多国疫情防控的热门之选。

  确定病毒真正的渗透力

  提到新冠病毒检测,人们最熟悉的是目前作为确诊金标准的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是进行时检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来检测病毒基因组中特定的核酸序列,从而判断被试者此刻是否感染了病毒。

  而抗体检测是过去时检测,人体感染病毒后会产生IgMIgG抗体,检测血清中这些特异性抗体,可以判断被试者是否曾经感染病毒。

  核酸检测有很大局限性。新冠病毒主要感染下呼吸道,而目前普遍用的鼻咽拭子采样有时难以检测到病毒,再加上试剂本身敏感度问题,已有多国报告了核酸检测假阴性的患者。抗体检测可与核酸检测互相补充验证以提高诊断效果,特别是更好地筛查无症状患者。

  新冠病毒十分狡猾,被核酸检测漏过的隐性病例会干扰对疫情的评估以及防控措施。抗体检测可帮助确定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真正渗透力,对于了解病毒的真实感染能力非常重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教授何大一说。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报道,初步研究表明新冠隐性病例可能占所有感染病例的约60%。无症状和轻症患者痊愈后,体内还会存在IgG抗体,通过血清抗体检测就能找出这些感染者。

  英国可能成为首个开展大规模抗体检测的国家。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政府已订购350万个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计划分发给居家隔离者;后续还会再订购数百万个试剂盒分发给一线工作者,并在药房和电商平台上架。英政府官员说,抗体检测可判断哪些人已感染新冠病毒并产生抗体而无论是否出现症状,以此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病毒传播方式。

  西班牙政府也计划在医院、敬老院等感染风险较高场所展开抗体检测。

  澳大利亚卫生部门日前表示,计划对1500万人进行抗体检测。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分子生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拉丽莎·拉布俄说,抗体检测是追踪疫情真实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免疫系统需要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产生抗体,只有核酸和抗体两种方法并用,才能更准确判断传染态势。

  为疫情防控退出做准备

  多国加大新冠病毒抗体检测力度,另一目的是确定已对病毒有免疫力的人群,为未来的疫情防控退出战略做准备。

  法国科学理事会主席、前法国医学伦理委员会主席让-弗朗索瓦·德弗莱斯日前说,法国计划对大部分人口进行抗体检测,日检测数量可达20万至30万。检测结果将用于评估解除封城和开展针对性隔离措施,制定后续退出战略。

  获得免疫力的群体是一个防火墙群体,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宝权教授对记者说,未来有了疫苗,这个群体也不用再打了。

  在众多专家看来,通过抗体检测识别已获得免疫的人群,也将为后续精细化隔离、解除封城等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德国亥姆霍兹传染病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日前说,他们计划在4月初首先分发10万个抗体检测试剂盒给德国民众,抗体检测阳性的人会获颁免疫证明,可提前解除隔离。研究人员说,大量的抗体检测将帮助政府判断哪些地区已群体免疫,可以解除封锁。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主任安东尼·福奇2日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说,判断何时可解除封城、隔离等,一是看疫情曲线,再就是开展更简单更便宜的抗体检测,以确定人群是否实现免疫。

  拉丽莎认为,由于抗体检测研发速度快于疫苗,还可指导疫苗研发方向。在疫苗研制成功前,抗体检测可帮助科学家和卫生部门了解谁感染了、谁感染又康复了、我们有多大风险会被再次感染等。

  新冠病毒抗体检测采用了胶体金法,这种技术已在艾滋病等疾病检测中应用20年之久。中国、美国有多家企业能够生产新冠病毒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不过,目前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在注册生产,与核酸试剂的大量生产和使用不能相比。专家们认为,对抗体检测应予更多重视。

目前,针对以下问题仍需开展深入研究:

1、如果体内检测到新冠病毒抗体,抗体水平多高时才具有保护性(或能抵御二次感染)?

2、以上保护性抗体能在体内持续多长时间?

3、无症状感染者体内抗体水平与带毒传播之间的关系。

图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91353-1231026.html


下一篇:乐队的秋天
收藏 IP: 117.159.3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